第一四八章 一拳打在棉花里(1 / 3)

加入书签

理学一派的路数很明白:找个小角色,照你的心窝一刀捅下去,你就算砍了他的脑袋,这一刀,也是已经插在你的心窝里了;同时,你砍他的脑袋,再溅你一身血,怎么擦都擦不干净。

你还赖不到俺们这班大佬身上——你有证据是我们教唆的吗?

对于邓若水来说,做大佬们的刀子,自然有极大的风险——换个朝代,换个皇帝,十颗脑袋都砍了;但本朝不同,“不杀士大夫”是本朝的祖训,况乎进谏的士大夫?那相当于言官,杀言官,本朝没有这样的先例!

因此,风险评估,最坏的结果,以“褫夺出身,交地方编管,终生不得复用”可能性为最大,也即剥夺功名,打回原籍,做一辈子白丁。

这自然也很糟糕,十年寒窗,所为何来?然只要性命无虞,时移势易,再严重的处分,也是可以取消的;而上了这个奏章之后,一来,邓若水必然“直声满天下”,二来,必深为一众理学大佬激赏,朝中有人好做官,处分一取消,立即鱼跃龙门,不但之前的损失都可以补回来,更可以摁下“快进键”。

留意,新君的老师郑清之,在教授龙潜时的新君之前,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混了二十几年,还只是个图书管理员呢。

所以,虽兵行险着,却未必不是条终南捷径啊!

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些。

不管咋说,奏章已经递上来了,“底稿”,更是已满世界的传开了,咋办?

史弥远的亲信,也即邓若水指名道姓的那几位,不算吴浩,宣缯、薛极、王愈、盛章、李知孝、夏震、冯榯几个,连夜聚在一起商议。

有人发狠:不能不杀一儆百了!

虽说本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但韩侂胄算不算士大夫?不也杀了嘛!

有人不同意:杀韩侂胄,一是金人的要求,不杀韩,和议不成;二是为免后患——目下,我等之“后患”,并不在这个小角色身上,杀了他,就能免除后患了?

既不能免后患,又违了祖训,授人以柄,划不来呀!

还是“褫夺出身、交地方编管、终生不得复用”吧——也能起到一定阻吓作用罢?

主张“杀一儆百”的冷笑:世上总有一种人,你杀他的头,他都不一定怕,但至少可以吓到看戏的;不见血,连看戏的都吓不倒!

……

争执不下,最后,自然还是要请丞相定夺。

史弥远沉吟良久,笑一笑,“欸,一狂生耳,诸君又何必在意呢?”

诸亲信不解:啥意思?

史弥远拈须说道,“这种人,你愈搭理他,他跳的愈欢——由得他,莫搭理他!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嘛!”

诸亲信愕然:啥?您的意思,非但不“杀一儆百”,甚至——

“是,什么处分都不必给——就当没看见这个人好了。”

啊?

“不过,”史弥远又一笑,“这道奏章,倒不能装作没看见,不然,不成了蒙蔽天听了吗?奏章,还是要上呈御览,只不过,劝两宫将之留中就是了。”

“两宫”,皇帝+皇太后,皇太后不是“垂帘同听政”吗?“留中”,就是将奏章留在宫中,不下发有司,不做任何处理。

邓若水的奏章,固然震动朝野,但史弥远的应对,却也是大出众人之意料。

许多人都赞叹:史同叔的气量真好!

理学一派,更加意外。

犹如拼尽气力一拳击出,却打在了一团棉花里头。

照他们的计划,史弥远杀掉邓若水最好,如此一来,必然激起大范围的愤怒,引发对史弥远的更猛烈的攻击,甚至,有人可能暗中做武力反抗的准备。

“褫夺出身、交地方编管、终身不得复用”也不坏,如此一来,邓若水“直声震天下”,成为反抗史弥远黑暗统治的标志性符号,自有人步武邓贤,前仆后继。

现在呢,邓若水既未受到任何打压迫害,“悲情英雄”的形象,就立不起来,就难以号召后来者走上同一条反抗暴政的道路呀。

而且,史弥远还在一个半公开的场合,微笑说道:

“弥远不敢闭塞天听,不过,诸君也晓得的,这道奏章里头,狂悖的言辞不少,若一字不漏上呈御览,只怕不是保全邓某之道——到时候,不重加处分,亦不可得矣!因此,有污圣目之处,都叫我提前拿笔抹去啦!再说一遍,这可不为蒙蔽天听啊!诸贤见谅!诸贤见谅!”

于是,人们愈发赞叹:史同叔气度宽宏,顾全大局,光明磊落!

这——

囚攘的!

接下来该咋办呢?

理学一派,互相埋怨:攻讦史某,本该徐徐谋之,层层递进,不该一出手就如此之重的!

譬如唱歌,若一张嘴就是个最高音,往后,还怎样唱下去呢?再也高不上去了呀!

所谓“无以为继”。

史弥远以柔克刚,连吴浩都佩服,宁宗不是傀儡,杨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