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回 凤灵儿因缘得造化、诉往…(1 / 2)

加入书签

只见他身长八尺八寸,披发跣足,额有三五达理,美目广颡(sǎng),周身紫气萦绕。

但听老者声如清音悦耳般言道:“凤灵儿,吾与你娘亲慧灵儿渊源颇深,如今她已是我驾前灵女。

吾念你年少多舛,竟忍受骨肉分离之苦拜入山门修道,辅佐你师尊成就大业。

既然此阴阳环机缘巧合落在你的手中,我不仿送个人情,助你一臂之力。”

话音未落,手中拂尘一挥,灵儿只觉天旋地转。

忽的变成一只大狸猫,甩着七根大尾巴,喵喵叫着看向老者。

只见老者一张口,顿时,一股燃烧的紫气将其裹在其中。

随着老者手中的拂尘上下翻飞,七条猫尾竟然开始燃烧起来。

直疼得她满地打滚,却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老者看着在紫元真火中灼烧的灵儿,嘴角浮起一丝浅浅的笑意。

少倾,火焰消去,灵儿赫然发现自己的尾巴居然变成了九条紫色的。

她好奇的抖了抖,却不想万道紫光闪耀,摆动处,皆带着一股劲风。

“灵儿,这九条紫尾便是九根因果棍。

凡有悖逆因果、擅自篡改因果、无视因果等触犯九条因果定律的,皆可依此棍将其打回原处。

中间一尾为混元阴阳尾,凭此可叩开泥犁之门,将那些不法之徒直接送入其中受审。

另外,此阴阳环取材于天外玄铁,上有大道符文。

又在我的八卦炉中经六丁神火、六甲神火煅烧而成,有荡魔除邪之功。

若将此环套与某人手臂,便可知其前世因果,助你行走阴阳,度己度人。”

“灵儿多谢老君成全,必当谨遵教诲,与师尊等一起完成天地大业。”

“如此甚好,去吧!”

话音未落,手中拂尘一挥,将其送回到宝穴之中。

待她欲顿首再拜之时,老君早已隐入云端了无踪迹可寻。

灵儿抚着额头,忽觉刚才一幕似梦如幻,遂跃上灵岩山顶,以试真假。

此时月色如银,静谧异常,一缕山风拂面而过,夹杂着芳草的气息,沁人心脾。

她摇身一变,随即用力一抖,顿时九条闪着炫目紫光的大尾巴赫然出现在眼前。

她开心极了,始知这一切并非梦境,于是便化尾为棍,扫将起来。凡紫尾所到之处,玉石俱焚。

再说凤婵依睡到子夜时分,猛地觉得身下一阵轻微晃动,竖起耳朵一听,竟有碎石的声音来自灵岩山顶。

再一看,身边的灵儿居然不见了,遂飞身赶到那里,正看见一只九尾狸猫挥舞着尾巴练功。

“灵儿”

凤灵儿一见师尊来了,即刻收势,近前施礼道:“师尊,您如何醒了?”

“你不好生休息,大半夜偷跑出来这里,还变成了九条紫尾,莫非遇到了什么机缘不成?”

“师尊,还真让您说对了。”

灵儿一边上前握着凤婵依的手,一边将自己适才的经历说与她听。

“哦,你这鬼精灵,当真是托了你娘亲的福了。

如今能得老君亲自度化,也不枉你忍受骨肉分离之苦追随为师了。

对了,灵儿,为师很好奇,你们在苍岩山中生活,你娘亲又怎会与老君结缘?”

灵儿拉着她坐在一处石板上,眺望着悠远的夜空,许久才幽幽言道:

“我爹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唤做邹谈,阴阳家邹衍的后代。

爹爹十分倾慕先祖之风范,更痴迷于他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终始五德,从所不胜。

万物土中生,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凡帝王将兴,上天必先有兆头启示下民。

因此,其深得当政者垂爱,经常游历于各国之间,宣传先祖的阴阳五行学说。

以至于年逾三十,尚未娶妻生子。”

祖父、祖母皆是刻板之人,奉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

遂趁爹爹游历未归之际,擅自做主,为其定下一门亲事。

也是一位出自书香门第的才女,唤做秦若月,生得貌美不说,尤其擅长吟诗作画。

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如胶似漆,不过爹爹逐渐发现,若月姑娘什么皆好,唯有一样令爹爹难以忍受。

便是生性善妒,且疑心重。爹爹学识广博,常与人交,她便百般设阻。

但凡在府里爹爹若是与哪位丫鬟多言几句,第二日便会换了新人服侍。

爹爹为此很是苦恼,恰在那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说丹阳郡有个女子,对婆婆十分孝顺。

她的相公死后,病重的婆婆不忍心拖累守寡的儿媳,便自尽身亡了。

不明真相的小姑遂将寡嫂告到官府,言说其杀了自己的娘亲。

郡守昏聩,未及细审,竟将此女子判了斩刑。

不料那女子死后,丹阳郡已逢春天,但七峰山却冰雪不化,导致百木不生发,百草不破土。

山下百姓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极其艰难,郡守远慕爹爹贤德之名,又是邹衍的后人,遂远来相请。”

“哦,难不成令尊还有改变天时之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