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荣家母女(1 / 2)

加入书签

十二月二十七,大雪,大军回京。

卿落落和卿母直直站在城门口,等着大军入城。

雪纷纷落下,卿落落望着街道两边不算太多的百姓,突然觉得有些可悲。

上一次萧楠和姜昕大婚之日,那时也是大雪,可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尤其热闹。

近两日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姜昕和二皇子的丑闻,是她和裴钰还有姜姒的丑闻,是萧楠和姜嬛的好事将近。

各个酒楼的说书先生也开始把这些事情改多改少,添加了很多大家喜欢的戏剧性事件,在酒楼大肆说书。

每一次说书先生添油加醋地说起这些半真半假的丑闻,百姓们就格外激动,每日准时到各大酒楼茶楼,就为了听到最新故事。

可笑的是,百姓们都想听那些丑闻,却没人注意到今天是大军回京的日子。

今日,街道两旁冷清得很,浴血奋战许久的将士回京,却无人欢迎。

京城的百姓似乎忘了战争为何物,也忘了是谁用一具具血肉之躯才阻挡了敌军的铁骑,才保住京城的繁华。

京城……天子脚下,远离战场,配备最多的军队,是邑国最安全的地方。

这里的百姓没有流离失所过,没有感受过战争的残酷。

这里拥有最多的娱乐场所,最热闹的集市,最丰富的商品。

是温柔乡,是黄金冢,是销金窟。

这里的人不关心边境战死了多少将士,不在意战争什么时候停。

因为百余年来,边境守将拼死不会让敌国的铁骑踏过邑国国界。

所以京城百姓没有想过:每一天都会有将士为了保住他们的安稳生活而殉职。

如今,保家卫国的将士回京,却没有夹道欢迎的百姓,何其可悲。

她曾看过一篇很令人震惊的文章,忘了是谁写的,只记得那令人心惊的标题。

【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被保护得太好,生活太过安逸的京城百姓,一举一动都在证明这句令人心寒的可悲现象。

哒哒哒!

整齐的马蹄声传来,卿落落连忙收回视线,强忍着眼眶的酸涩,望向入城的军队。

整齐划一的军队,目不斜视,一如离开时那样。只是少了很多人。

记得那一年,她也是站在这个地方,目送她父兄上战场。

算下来,她已经送了几次了,一旦边关有变,一纸诏书,她爹就穿上战甲上战场。

等到战事停了,她父亲就回来。

武将从来都是这样,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必须回京述职。

因为怕武将有异心,更怕边关将士只认主将不认皇权,所以只要战事一停,主将就要回京,皇上将会派监军接管。

如今,她爹回京了,只要边关没有战事,她爹就是一位领闲差的武将。

看似是让她爹好好休息,实则很不好过。

闲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有些同僚还会阴阳怪气地损人。

一旦有战事,整个人就要立即进入战斗准备,马上出发。

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从战场上回来,她爹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变得彻夜难眠。

打胜仗和封官加爵的背后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风光。

早已习惯战场上处处危机的高警惕生活,只要周围有一点动静,就会突然惊醒。

睡个觉都像是惊弓之鸟一样,同时也会变得喜怒无常,甚至噩梦不断。

有时候会发呆,呆呆地,听不见别人说话,只是看着边关的方向。

她曾见过她爹看书时写下的批语,字里行间都是反省。

眼睁睁看着战友死去,想着当时要是再快一点,就能救下谁。

她试图想要听听那些故事,可每次只换来她爹沉思和深深的内疚。

到了某些特别的日子,她爹就独自饮酒,桌上摆着酒菜和一副副碗筷。

那是她进不去的圈子,只能在外面看着。

哒哒哒。

整齐的马蹄声从前面传来,卿落落抬眼望过去。看着马背上一脸严肃且目不斜视的卿父。

要不是看到那微微湿润的眼睛,她都快要以为她爹真的没看到她。

转过头看看,她娘也是一样,眼睛都红了,却保持着该有的端庄,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她知道,她爹要进宫述职,军队也会由其他人接手安置,一时半会儿不能回家。

她和她娘只能在城门口先看看她爹是不是好好的,然后回家等着她爹回家。

军队慢慢走过,卿落落转头看着紧紧盯着军队有些魂不守舍的卿母,只能陪着站在路边。

直到军队消失在视线里,才开口“娘,我们先回去。”

母女俩搀扶着回去,谁也没说话,脑海里全是刚才看到的画面。

这一次战事打得久,战况惨烈,她父亲回来了,可没回来的有很多。

每次这个时候,家里都不敢庆祝,生怕她爹触景伤情。

当年一起出征,说好还要一起回来的人却被留在战场,连座像样的墓碑都没有。

“娘,爹已经回来了,我们……”

话没说完,眼前出现挡路人:荣夫人和荣玉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