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阴差阳错(1 / 2)
与赵云一席谈,刘协才知道冀州发生了很多事,自己了解的信息已经严重滞后,历史也渐渐改变了模样,不再是他熟悉的那样。
这是他偏居西北不可避免的影响,也和缺少专业的情报收集人员密不可分。
百废待兴,人才奇缺。
刘协收拢起一丝丝的焦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问起了赵云对刘备的看法。
“刘备会支持袁绍吗?”
赵云低下头,沉默了很久。
刘协也不着急,将一杯水推到赵云面前,耐心地等着。
他一直很好奇,赵云为什么会选择刘备?或者说,刘备究竟是靠什么吸引了赵云?
怎么想,都觉得想不通。
或许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选一个相对来说还行的?
就赵云效忠过的公孙瓒袁绍而言,刘备至少器重赵云,愿意将最为倚重的骑兵交给他指挥。
过了好一会儿,赵云抬起头,直视刘协。“陛下,臣有一惑。”
刘协微微颌首。“不妨直言。”
“云自问位卑名微,陛下却以散骑左部相待。刘备身在徐州,闻名关东,亦曾收留温侯,陛下却未曾征招。此中差异,臣甚是不解。”
刘协微怔,随即哑然失笑。“你与刘备相识,当知刘备抱负。他身为徐州牧,朝廷却只能偏居西北。朕招他入朝,他肯来吗?”
赵云打量着刘协,心中更加疑惑。
刘协说的是实情,但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失落,神情轻松得像是说与己无关的事。
“如今情况有变,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了。”刘协的嘴角挑起一抹自嘲的笑意。“不管臧洪能坚持多久,终究不是袁绍的对手。一旦袁绍饮马大河,挺进中原,必然会将徐州收入囊中。若朝廷征刘备入朝,他会来吗?还是会留在徐州,向袁绍称臣,与朝廷为敌?”
赵云避而不答。事实上,他也不知道刘备会不会来。
“陛下不妨一试。”
刘协捻了捻手指。“子龙不妨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徐州,以观刘备之意。”
赵云想了想,答应了。
天子不直接给刘备下诏,应该是对刘备没什么信心。让他出面试探一下刘备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但是,天子何以对刘备没什么信心,反对自己如此有信心?
赵云心中疑惑,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刘协知道赵云疑惑,但他无法解释,也不想解释。
他只需要让赵云知道刘备的取舍,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不管刘备来与不来,赵云都与他无关了。
陈宫走进了太原城。
一路上,他想了很多,也有了一些想法。
马车停在司徒府门前,在派人通报时,他让陈容先去一趟司空府,拜见张喜。
张喜是汝南前贤,对袁绍有一定的影响力。
陈容救臧洪心切,连马都没下,直接踢马去了司空府。有马镫助力,短短十余日,他的骑术已经能让他快速奔驰,看起来像是一个习乘多年的骑士。
陈宫看着陈俊的背影,心中多少有些不屑。
比起东郡,广陵终究还是蛮夷之地,臧洪陈容行事都有些鲁莽。
一会儿功夫,司徒府中传出消息,司徒赵温让他进去。
陈宫跟着小吏进了门,来到堂上。
赵温正在处理文书,见陈宫进来,他示意陈宫就座,问道:“公台,饥渴否?我这儿只有最简单的茶饭,可没有酒肉。”
陈宫躬身说道:“多谢赵公关心。宫进城之前,刚刚用过午饭。”
赵温笑了。“那倒也是,手持诏书,在驿舍就餐倒是比司徒府吃得好些。”
陈宫陪笑道:“知道赵公忙于政务,不敢来叨扰。”
赵温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水。“百废待业,大家都很忙。公台,你刚从关东来,为何又去关东?太原还缺一个太守,暂时只能由我领着。你若有兴趣,留下来帮我,如何?”
陈宫怦然心动。
赵温身为益州人,以司徒之尊,主动邀请他一个兖州人出仕,天子应该不会驳他的面子。
“多谢赵公关心,只是诏命在身,不敢滞留。待从关东返回,向天子复命完毕,再为司徒效劳。”
赵温嘴角的胡须颤了颤。“你这使命能完成吗?”
“诏命在身,不得不往。”陈宫叹了一口气。“不求有功,但求尽力而已。”
赵温点点头,没有再劝。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让陈宫自便。
为了给朝廷提供应急的粮食,他这两天也是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和陈宫闲聊。
陈宫虽然有些不快,可是见赵温神情疲惫,也不好多说什么,起身告辞。
来到隔壁的司空府,张喜正在堂上和陈容说话,神情凝重。见陈宫上堂,张喜也没起身,只是示意陈宫就座。
“公台,你这任务可有点麻烦。”
陈宫躬身道:“正当向张公请教。”
张喜看了一眼陈容,迟疑了半晌。听陈容说过陈宫的使命后,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却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他其实也清楚这一点,陈宫素以聪明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