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谋事在人(1 / 2)

加入书签

杨彪见驾时间虽久,只说了一件事,近百年来的安边之策。

具体而言,就是凉州三明对待羌胡的不同手段。

杨彪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赵温、张喜却一头雾水。

见杨彪滔滔不绝,大有将与天子对话复述一遍的趋势,张喜忍不住打断了他。

“文先是述而不作么?”

杨彪说得正开心,被张喜打断,很是不爽。“有何可作?”

“咦,文先不是去谏阻天子亲征的么?”张喜急了,手里的酒都洒了一半。“休屠各有十万众,陛下只有三千骑,如何能战?万一有所不讳,奈天下何?”

杨彪瞥了张喜一眼。“季礼是长者,不知兵不厌诈。匈奴人的话,你也信?”

张喜语塞,半晌又道:“万一是真的呢?”

杨彪有点不耐烦了。“季礼,天子虽年少,却极聪慧,断不会以卵投石。且天子之前,我当先驱,探休屠各虚实。若果真不能战,我必以死相谏,不使天子犯险。”

“那我就放心了。”张喜转怒为喜,一看手中酒杯,顿时心疼得直吸凉气。

杨修忍不住说道:“父亲,陛下轻骑急行,日行百里,你如何能为先驱?且往返数千里,车马劳顿,恐非父亲所能承受。”

杨彪点点头。“小子所言甚是,所以我已经请诏,以你为使者,出使休屠各。”

“我?”杨修大惊失色。

“你不愿意吗?”杨彪轻哼一声。

杨修无奈,拱手施礼。“岂敢,岂敢。”

赵温、张喜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笑了。

他们现在总算明白杨彪为什么拖着杨修来听他们讨论政务,这是有备而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修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文武兼备,随天子在华阴时,与各营将士混在一起,颇得人心。又年轻,骑得快马,来回跑一趟,肯定比杨彪轻松得多。

至于杨彪有意为儿子创造立功的机会,那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了。

他们的子弟都不在身边,想学也学不来。

“那就好好听着。”杨彪缓了脸色。“陛下说,鉴往知来,并非为了臧否前贤,而是为了推详得失,为彻底解决边患积累经验。”

他叹了一口气。“我虽曾任太尉,却对并凉事知之甚少,实在是惭愧啊。”

赵温、张喜苦笑。

杨彪这句话看似自责,其实劝他们不要自取其辱。

他们想发表意见,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并凉之事。连匈奴单于是怎么死的,休屠各又有多少实力都不清楚,有什么资格对天子的征伐发表意见?

说来说去,无非是一些虚言罢了。

除了惹得天子不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送走杨彪,刘协起身,在帐内来回转了两圈,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调整心情。

一坐就是半天,真的很考虑耐性和身体。

难怪勤政的皇帝大多不长命。

与杨彪谈得很开心,但那个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如果摆平休屠各,光靠仁义道德肯定是不够的。

想到荀攸的态度,刘协心里更是憋了一口气。

我还就不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蔡琰放下笔,揉着手腕,看着如困兽一般的天子,心中不忍,却又无计可施。

她知道天子在烦什么,在忍什么,她也很想帮天子,却无能为力。

她读过很多史料,但那些史料中对休屠各的记载也很粗略,也于眼前的战事没什么帮助。

刘协突然停住脚步,转身看着蔡琰。

“令史,荀侍中是不是说过,凉州事当问凉州人?”

蔡琰点点头,随即翻到刚才的记录。“的确有这一句。”

“你觉得,他说的凉州人是谁?”

蔡琰若有所思。“贾……侍中?”

刘协的嘴上挑起一抹笑意,摇摇头。

他开始也是这么想,觉得荀攸是希望他向贾诩问计。刚才突然意识到,荀攸也许不是这个意思。

不管荀攸是不是这个意思,反正他找到了另外的解决方法。

“不是贾侍中,那会是谁?”蔡琰突然眼睛一亮。“皇甫侍中?骁骑将军?”

刘协忍不住笑出了声。果然,蔡琰的想法和他差不多,第一印象就是贾诩那样的智者,能想到皇甫郦、张杨等人,蔡琰的思路已经算是开阔了。

但是还不够。

“军中将士。”刘协说道:“军中将士有大半是凉州人,其中又有上千人曾经随董卓在北疆作战,他们多多少少会了解一些匈奴人的事。如果能将他们每个人知道的信息拼凑一起,或许能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陛下高明。”裴俊赞了一声,几乎要跳了起来。“若是有匈奴降卒,那就更好了。”

刘协哈哈一笑,指指裴俊。

这小子反应也很快,一下子把握住了关键。

“去,传杨修进见,朕有任务要安排。”

裴俊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蔡琰也很兴奋,笑靥如花。“陛下,荀侍中不愧是智者,鬼神莫测。”

刘协摇摇头。“这不是鬼神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