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百密一疏(1 / 2)
荀彧午饭前接任河东太守,一个时辰后就收到了第一批捐赠的粮食。
粮食来自原仓曹吏马适,他献出了一百石粮。
荀彧命人记下了他的捐献,同时委任他接任仓曹掾。
原仓曹掾还被关在大狱里,死活不开口,所以也没有自免的机会。
马适愉快地接受了仓曹的印绶,却不肯在捐献簿下留下名字和捐献数量。
他恳切地对荀彧说,这些粮食有一半原本就是郡仓里的存粮。以功曹卫固为首的大吏们瓜分郡中存粮,为了避免其他人说闲话,每个人都分了一些。
别人分了多少,他不知道。
他自己分了五十石。
但这五十石粮食,他从来没敢动,一直存在家里,等着还给郡仓。
至于另外五十石,也不能算捐献,是他自愿缴纳的罚款。
荀彧没有坚持,给了一个“有过能改”的评语,勉励马适好好做事,不要有心理负担。捐献的数字可以不记,但功劳记下了,将来一并赏赐,以子弟一人为郎。
马适心花怒放,随即走马上任。
有马适为榜样,太守府的掾吏们终于卸下了心理包袱,干劲十足的走上工作岗位。
仅仅半天时间,太守府就再次运转起来,而且效率更高。
吃晚饭时,原本空空如也的郡仓里已经有了一千多石粮食。
听到消息,赶到郡仓,看着金灿灿的麦子,司徒赵温、司空张喜乐得合不拢嘴,压在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下了。
终于不用担心明天早上的早餐了。
“这便是王佐之才。”张喜得意洋洋地说道。
赵温睨了他一眼。“你就别提这几个字了吧。殷鉴在前,陛下可还记着呢。再者,文若先去冀州,再去兖州,最后才重归朝廷,要说天子一点想法也没有,你信?”
张喜笑容一僵,随即讪讪地闭上了嘴巴。
——
卫氏庄园。
趁着夜色,郭图登上了坞堡的望楼,看向庄园外的大营。
卫固紧随其后,神色不安。
郭图曾自信满满地说,朝廷缺粮,只要撑个三五天,朝廷一旦断粮,必将不战自溃。
一转眼,五天过去了,但庄园外的大营却没有一点撤退的迹象,反倒是斥候出入得更加频繁,大战一触即发的味道越来越浓。
卫固心里越发没底,不得不请郭图来看看。
万一对方是虚张声势呢?
他看不懂,郭图一定能看得懂。
毕竟他是袁盟主的心腹、智囊,协助袁盟主征战多年,计无不中,什么诡计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郭图站定,呲了呲牙,觉得夜风有点冷,直往嘴里灌。
“就这些人?”郭图一眼看出庄园外的大营规模不对,充其量不过万人。
“啊?”卫固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前几天走了一些,具体数量不明,大概有五六千吧。”
郭图盯着卫固。“五六千?”
卫固不敢确定,嗫嚅不语。
郭图原本就有疑惑,看卫固这种神情,越发不安。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
他离开华阴的时候,虽不知天子麾下究竟有多少兵马,但总体规模还是有数的。原本的南北军,加上杨定、杨奉、段煨的人马,再加上投降的李傕、郭汜残部,总兵力至少有三万人。
眼前只有一万人左右,就算卫固看得不准,几天前撤走的不止五六千,最多也就是两万人。
还有一万人呢?
“其他地方还有么?”郭图追问道,心跳有些快。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个大错。
卫固想了想。“盐池有杨奉部,之前就来了,你是知道的。”
郭图连连点头。他的确把杨奉给忘了。
可就算加上杨奉,数目还是不对啊。
“你看到了哪些人的战旗,说来我听。”郭图有点上火,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卫固慌了手脚。
他和郭图一样,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坞堡中,没有出门,哪知道外面的情况。
就算是眼前的大营,他也只知道大将是卫尉士孙瑞,麾下应该有卫尉营和北军五校,连五校尉是谁都说不上来。
郭图气急败坏,却无计可施。
卫固就是个蠢物,什么事都办不好。
他担心的不是卫固或者范先,他担心的是上党和河内。
钟繇去了上党,张杨在河内,更要命的是董昭可能也在河内。
如果那些失踪的人马去了上党、河内……
郭图越想越不安。
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他离开华阴的时候,就听说骠骑将军张济奉诏去了南阳。
既然朝廷能想到派张济去南阳,就完全有可能安排人率部去上党,协助钟繇。
就算天子想不到,荀攸也能想到这一点。
一想到荀攸,郭图就更加不安。
荀攸离开长安后,就没有去邺城,一直和袁绍保持距离。如今他主动投奔朝廷,自然也不会给袁绍留什么情面,必然招招往袁绍痛处打。
上党就是袁绍的软肋。
占据上党,就对邺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