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2 章 第七十一章辛筝(4 / 5)

加入书签

虽然有公卿真心改了想法,发自内心赞同辛筝宰肥羊,然这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还是不愿辛筝刚宰了一拨肥羊又宰一拨,不是每个人都能保证屁股底下干干净净。即便能保证自己干干净净也没法保证自己的亲族没有在自己不知道时利用自己的权势做点什么,放任辛筝这么杀下去,保不齐哪天就是自己倒霉,但让辛筝完全不杀不可能。

差不多是打了一遍天下,又劳模般的统治帝国百余年,辛筝的王权可以参考昔年的白帝。

诸侯恨白帝入骨,然不论多么恨白帝,诸侯都只能臣服于白帝,期待熬死白帝。哪怕被白帝烹杀父母,也要载歌载舞庆贺昏聩的诸侯被杀,看着白帝将疆域辽阔的方国肢解,也不能愤而拔剑。白帝自身武力弱,但她身边的禁卫们一点都不弱,安保是所有人王中最好的。

不能流露出悲伤,不然濁山国就是前车之鉴,白帝杀了濁山侯与濁山侯四十几个孩子,再将自己手下中一个出身濁山旁支的濁山过继给全家尸体还没凉透的濁山侯,合法继承濁山侯的君侯之位与三成疆域,另外七成被收回重新分封给了另外三个人。

臣服才能保住性命,才能继承国君之位,而不是尸体还没凉透就被过继一个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旁支。

诚然,历史上诸侯废立人王,公卿弑王能找到不少案例,但那都是王权衰微时,面对强盛的王权,要么臣服要么死,弑王是绝对不可能弑王的。

没人能阻止辛筝,但阻止不了也得尽量控制辛筝杀人的频率。

不愿辛筝宰肥羊,却也不愿辛筝将息妧塞进祖庙里。

“....祖庙何等神圣之地,焉能祭祀商贾小人?王请三思。”

辛筝听长篇大论听得犯困,见对方终于说完了,真诚道:“可我倒觉得,这个商贾小人比祖庙里不少家伙,比如幽缪王要好多了,至少没对人族造成危害。”

人王只要没被废,不是扶风篡王那种特殊情况,死后都能入祖庙,就是待遇不同,连幽缪王那种精神病都在里头,跟这位精神病一比,正常人又数十年如一日行善的息妧都金光闪闪如圣人。

公卿被幽缪王这个例子给噎得不轻,昧着良心也说不出息妧不如幽缪王。

前人倒下,自有后来者接力。“祖庙乃人族圣地,唯有于人族有大德大功者方可入庙享人族万世祭祀,从古至今除了....一部分人王,入庙者无一不是先贤,商贾小人有何资格与之并列?王莫要忘了六十岁前的商乱,若令商贾小人入庙,天下大乱不远矣。”

辛筝闻言露出了犹豫之色,仿佛清楚让商贾入祖庙的恶果,却又真的缺钱,就很纠结。

群臣见之赶紧再接再励,但辛筝始终是纠结犹豫而不死心,最后终于有一名公卿提出了个折中方案。

刚刚宰过一批肥羊不适合再宰,但国库又是真的紧张,既如此,不如折中。

息妧所求就是一个名,王你想表彰她就是想让别的商贾学她,既如此,就给她名,但不能入祖庙,让商贾入祖庙是滑天下之大稽,那太荒谬了。

建议在轵邑盖一座善人堂,给息妧立个长生位,等她死了再换成神主位,由轵邑负责善人堂的祭祀,祭祀待遇肯定不能和祖庙一个标准,低一些就行。

从今以后,每四十年选一位慈善家入善人堂,想要得到入善人堂的资格请参考息妧,修桥铺路、资助学校、助学、救急....反正行善积德就对了。

入善人堂,人族将祭祀你五百年。善人堂的祭祀有时限,但公卿表示五百年已经很长了,便是子孙祭祀,也没几个能雷打不动的祭祀五百年,五百年都足够一个方国崛起衰落灭亡几轮了,何况寻常家族。且入了善人堂还会得到一个入祖庙的提名资格,只要能通过,那你的神主就挪进祖庙里,享人族万世祭祀,就算断子绝孙了也不用担心没有祭祀。

当然,考虑到不是每个人都跟息妧那么有钱,寻常人也会想要做善事,那怎么办?

允许组团,有意者可以以家族为单位行善,也可以志同道合者组团行善。当然,善人堂不可能将所有人的牌位塞进去,只能塞一个牌位,因而家族为单位的,牌位上只会写上这个家族的姓氏与籍贯,不会有名,以志同道合而组团的,请起一个代表团体的名字,这个名字会被刻到牌位上。

这位公卿拿出来的折中方案太完善了,绝非急中生智的产物,群臣忍不住暗啐,这是早就商量好了在演自己呢。

尽管明白自己被骗了感情,但群臣也没人反对,怕辛筝继续宰肥羊与入祖庙二选一。

虽然善人堂给了个提名入祖庙的资格,但只是提名,历史上被提名却没通过投票环节而落选的名人多达四位数,不需要太在意。

能通过投票入祖庙的无一不是圣贤,商贾小人,呵呵。

群臣没意见,辛筝却有意见。“善人堂这个名字不妥,叫名人堂吧。”

群臣想了想,也觉得名人比善人贴切,即便不说以后,只说息妧,就很难说她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善。

君臣达成一致,政策迅速通过,并敲定了千里马的马骨,不对,是第一位入名人堂的幸运儿——息妧。

收到王诏时息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