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2 章 第一章丹青(3 / 5)

加入书签

不是官序教什么听什么。

于是乎这些幼崽完全不能理解父母对辛筝的仇恨,反而觉得辛筝是一代明君,帝国持续了千年的乱世正在她手中结束,而他们是为帝国开拓炎洲的人,帝国没有忘了他们,只是暂时腾不出手来。

家庭矛盾就很尖锐,因而很多父母宁愿让幼崽做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或是自己教也不愿幼崽进官序。

若在元洲,对于这部分人,军队就该上门拜访了,但这里是炎洲,军队数量不足,重心在保障郡城官署以及码头的安全,并不能像在元洲一般上门教育不合格的父母,便只能搁置,爱学不学,官序正好节省开销。

但在奚城,奚城的城令奚齐坚决贯彻落实辛筝所有政策,无脑支持与落实那种,这种做法让奚齐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家族都被辛筝流放到了炎洲还能如此,心态着实过人,且炎洲距离元洲万里,奚齐马屁拍得再好辛筝也看不到。

尽管如此,奚城也得到了实惠,每个人都识字。

可选范围大,手里有钱,丹青很快娉到了满意的先生,是一名老年人族男性,出身大贵族之家,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薪酬一个时辰二十枚钱,每天上课三到五个时辰,日均收入六十到一百枚钱,间海郡大部分官吏的俸禄都没这么高。但换做以前,这么点钱还不够先生一餐饭食的成本,遑论看上眼,但如今为了生存,即便是曾经看不上的小钱,先生也非常珍惜。他年纪大了,以前又养尊处优,吃不了苦,并未习武,年纪大了,身体自然衰败,干不了重活。且以前没下过地也没拿过农具,甚至在家族被辛筝打包流放前连农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刚来时也曾为了一口饭从事稼穑,干了两个月先生就改行去钓鱼了,若非子孙孝顺,早已饿死。

但也不能一直靠子孙养,子孙也不容易,还要白养一张嘴,哪怕这张嘴是父亲是祖父,时间久了也不免被嫌弃。因而这笔难得的可观收入,先生无法拒绝。

双方都很满意,然而一对一的教学才开始就遇到了问题——

语言不通。

吃喝玩乐时可以娉个向导当翻译,但读书识字可没法再搭配个翻译。

丹青无奈,只能先学语言,先生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丹青给的钱多,课时越多他赚得越多。

“你要先学哪种语言?”

丹青好奇的问:“人族语言有很多种吗?”

“人族疆域辽阔,每个地方的风土都不同,方言自然也不同,不过我建议你学雅言,间海郡大部分人都会说雅言。”

雅言一度是贵族才会的东西,倒不是贵族不让底下人学,而是底下人用不着。

一辈子的生活范围就那么大,根本不会跑太远,用不着,更没那个精力去学第二门语言,生存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哪有闲工夫学习?

贵族普遍会说雅言也是因为需要,联姻、游学、朝觐、战争、合纵连横等诸多因素都需要到处跑,语言不通,出了国门寸步难行,不仅要学雅言,还要学别的方言。当然,所有语言里必学的还是自家方言与雅言,前者是母语,后者是青帝留下的规矩,每个贵族都要学雅言,不会雅言的贵族不能继承财产与爵位。青帝的王权强盛,甭管喜不喜欢双语,都没人会跟财产爵位过不去。

最近两千年里王权式微,贵族不会雅言也能继承家业,但雅言制度用了几千年早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不会说雅言或雅言不标准的贵族等着被嘲笑一辈子吧。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族也不会说雅言,只会说方言,熟练掌握雅言的都是贵族。不巧,间海郡的人口不是前贵族就是前官吏,雅言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想要在间海郡生活,学雅言比学任何一门方言都容易。

怕丹青不懂,回头影响自己的酬劳,先生很认真的为丹青解释了一番。

丹青无语道:“你们人族真麻烦,语言搞那么多种做什么?”

先生道:“没办法,疆域太辽阔了,而语言是活的,一直都在变化,每个地方的人族长期不往来,语言自然会产生差异。”

“鲛人就没有,所有海域的鲛人都说着一样的语言。”丹青道。

先生道:“那是因为你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就不是舌头。”

奚城与鲛人打交道久了也发现一些事,鲛人的语言非常的落后,语言和文字一样,内容都是一直在增加的,由简至繁。鲛人就不,语言很简单,但鲛人又有自己的文字,文字的词汇量比语言丰富多了,但神奇的地方也在这,鲛人的很多文字对应的发音都无法用舌头发出来。

鲛人在水里都不用舌头交流的,至少不是像陆地生物那样的交流,而是发出特殊的,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到,但鲛人、鱼类能听到且能够传播非常遥远距离的声音。

丹青无法理解。

而这只是开头,先生学识很渊博,但物种三观差异是现实鸿沟。

“冀州一些国家以前的风气为什么那么奇怪?”丹青一边翻着书一边问。“雌人居然不能继承家业,就算是能的地方也要排在年幼的兄弟后面?为官也一样。”

先生道:“因为女人的力气不如男人,而且女人要怀孕生孩子,分娩时又容易难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