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4 章 第四十三章辛筝(2 / 4)
移,或是方雷忞这种。
更别说辛筝这种特例也不是改了性,她的本质从未改变。
看到前面有一家卖汤饼的食肆,正好有点饿的辛筝拉着君离走了过去。
“两碗汤饼,大碗的。”
“好勒,马上。”
辛筝一边喊一边坐下,一坐下便发生食案上有许多焦痕,显然是之前大火中的幸存物。食案上残留的图案能看出很美,应当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东西。只是损了外貌,终究有瑕,贵族是不会用有瑕之物的,哪怕腿还是健全的,想来也是如此才会流入这家民间食肆。“看来那场火烧得真的很大。”
君离看着辛筝,忽问:“在大火之前,你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一定会发生点什么。”辛筝回答。
“你可知大火烧死了多少人?”
辛筝反问:“方雷忞这一把火焚掉的不止半座城,还有防雷氏千年来统治所积累的民心,我接受方雷之地无任何民心阻碍,你可知这个过程省了多少事?”
不同于长庚的君权旁落,方雷国的君权对国家的控制力还很强,若非如此这场战争也不至于打了半年才有结果,方雷忞末路时想焚城也真的能烧起来。
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方雷国的强盛不是短时间的,而是从方雷忞祖父的时代延续至今,方雷忞虽不如其祖父,却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国君,不然也不能在他祖父死后的大乱斗中笑到最后。
先人打下的基础,再加上方雷忞自身对国家的控制保证了基本的稳定,方雷国的许多氓庶对自己是方雷人的认知甚为强烈,不像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国人根本没有自己是哪国人的认知。
再犯贱的人也不可能继续爱戴一个死的时候想拉全城人一起陪葬的家伙,防雷氏的民心散了,她才更轻松,无主的民心占起来可比抢夺有主的民心容易多了,想将有主的民心她还得先干掉民心的主将之变成无主民心,然后花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慢慢打磨掉前主留下的印记。
方雷忞的大火帮她省了至少二十年的精力。
君离一脸的一言难尽。
辛筝道:“你今天才认识我吗?”
君离道:“只是发现对你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
辛筝道:“没事,咱们有一辈子呢,你以后对我的认识还是会不断拓宽。”
君离:“....还是不要了,我怕自己的心脏承受不住。”
“怕我了?”辛筝问,问完又马上道:“不过你怕也没用,我不会因为你怕就变成圣人的。”
君离摇头。“我不是怕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你在我心里本来就不是什么圣人形象,比这更过分的事你都做过。”
冀州这几十年的大乱,眼前人就功不可没,虽非其主导,但当年当冀州征粮官时辛筝不知催化了多少国家的矛盾。
“而且我原是怀疑过那场火是你挑唆的,因为你一点都不惊讶,还提前做了灾后需要的准备。”
“我还没那么没下限。”
“你有下限?”君离反问。
辛筝噎住了。
君离继续道:“不过后来我又想了想,虽然你没下限,但你有理智,你缺人,所以你不会主动挑唆这种事,最多见死不救趁机谋利。”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雀奴也。”
“我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没那么了解你。”
“接受不了?”
君离摇头:“我喜欢你,便是喜欢你的全部,包括你的善与恶,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辛筝目光复杂的看着君离:“但你心里很难过。”
“死亡总是令人难过的,何况还是如此众多的死亡。”君离叹道。
辛筝一时无言,恰此时汤饼送了过来,送来汤饼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女童,瘦骨嶙峋的身子,捧着大大的海碗,让人很担心碗会不会摔了。
君离忙不迭从小童的手里接过碗放到辛筝面前,问小童:“你家大人呢?”
小童奶声奶气的回答:“大母在煮面。”
“别的大人呢?”
“父死了,母改嫁了。”小童说完便去端另一碗汤饼了。
君离疑惑道:“冀州这情况改嫁也会很快守寡,更别说孩子还这么小,她母亲怎么会改嫁?”
冀州这些年的情况他不认为有多少夫妻会有浓厚的夫妻感情,妇人死丈夫太习以为常了,开始时可能还有感触,但次数多了必然失去感觉,但孩子不一样。丈夫可以换,孩子却是没法换的。
举箸夹面条的辛筝随口道:“人也不一定是自愿改嫁,为了增加人口,冀州各国都颁布了法律,妇人一旦守寡只要还有生育能力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改嫁。”
君离:“....这也太过分了。”
“战争太频繁了,肯定要想办法增加人口。”
“那也没见你这么干。”
“我虽然没逼人改嫁,但我逼人在三十岁之前必须有三个孩子,结不结婚倒是无所谓,手法虽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辛筝道。
“汤饼来了。”
小童很快捧着第二碗汤饼到来,君离赶紧接过,看小童暂时没什么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