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好生活 第79节(2 / 3)

加入书签

想化,还是有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地方,便忍不住劝道,“朝晖,德国的模式虽然好,可咱这里不是德国,咱得实际点,你看工人们最关心啥,最想要啥,你帮他们把这些事儿解决了,你说他们能不听你的么?”

到底是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车间主任,杜大海虽然守摊子的心里重,但他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积累的管理方法确实是顾朝晖不能比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霍夫曼虽然从信里给了他很多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都是基于德国工厂的情况,就像杜大海说的,不一定全部适合现在的机械加工厂的情况,如果全盘照搬照抄,肯定要失败,他这一个多月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怎么能把先进的经验融入到本土的情况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做好工作,成了顾朝晖最大的难题。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终于突破了这个瓶颈。

按照新的制度,工人在上班期间不允许请假,一旦请假,在得不到绩效奖金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还要扣掉工时工资。

这在国有企业里就比较少见,因为以前大家有事请假不来,不干活就得不到工资,已经算是付出了代价了,现在还要再扣工时工资,那如果一个月下来,请上两三天假,岂不是要把基本工资都扣光了。

再说,之前大家请假,都比较随心所欲,只要跟车间的领导打个招呼就能走了,甚至有的人连招呼都不打,和同组关系好的同事互相打个掩护,大家对此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却要填单子,还要在黑板上挂出勤牌子,这样一来,谁来了,谁没来,一目了然,面对这样严格的情况,大家都表示不能接受。

但之前顾朝晖执意要推行,他毕竟是车间主任,谁也不可能跟他硬顶。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出勤的牌子难不倒这群老工人,他们依然是用原来的套路,互相帮着写黑板,挂牌子。

领导发现不对头,人和出勤情况对不上,他们就撒谎说,某某去厕所了,某某去请物料了云云。

虽然每次都能被顾朝晖识破,可识破又能有什么用,扣了奖金和工资之后,大家对他的抵触情绪更大了,每次一下发生产任务,大家都不配合,有的甚至宁可少赚计件工资,也不支持他的工作。

如此下去,不是成了恶性循环了么?

这还不要紧,他在车间推行的物归其位的制度,现在更是成了一纸摆设。

只在最初的几天有人能保持,后来他和车间里的工人矛盾加深,现在每天上班,一大早,等着他的都是一地的废料和到处堆放得的半成品,机器上也到处是机油和垃圾废料,整个车间的状况,甚至比没改革之前还要糟糕。

顾朝晖知道这是这群老工人在跟他叫板。

他年轻,技术高,没怎么费事儿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肯定有人眼红,抱着阴暗的心里不配合工作。

可如果他方法对路,能赢得人心,那这样的少数几个小鬼,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经过反思之后,顾朝晖理智的认识到,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多一些,是他太理想化,太刻板了。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管理工作不是机械加工,什么事情都有条条框框,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就可以了。

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人,人心不是能用工具测量的,而是要用诚心和诚意打动的。

再结合杜大海给他出的一些主意,顾朝晖有了一个新的点子。

等第二天到了车间之后,面对着虚假的出勤黑板,他第一次没有批评大家,而是在下班前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我知道大家都对新制度不适应,这我可以理解,之前也是我太着急了,没有顾及到你们的感受,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里,我先承认个错误吧。”

众人一听年轻的车间主任竟然主动低头认错,立即心里对他的看法有了改观。

但认错太不实惠了,如果只是表面低头,制度上却没有改变,那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啊。

所以底下人的反应就很平淡,都用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顾朝晖。

但接下来,他们就听到了有实质改变的内容。

“关于考勤这个事情,我还是以前的原则,就是大家要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不要迟到早退。不过我也能理解大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每个月给大家一天的弹性工作时间,就是可以早来晚走,也能在病假之外,请一天或者两个半天的事假,也就是说,共计八个小时的时间,你们可以弹性分配,这部分,车间不会扣大家的工资,但超出这部分的,咱们就得按照制度执行了。”

把原来大家在私底下暗箱操作的迟到早退和无理由事假搬到了明面上,而且还不用扣工资,这让众人都没想到。

而且细细想起来,工人们好像也不吃亏,毕竟谁也不可能每个月总请假,迟到早退也是有数的。

如果总是旷工,也影响挣工资啊。

所以,顾朝晖这招人性化的改革,一经出台,立即得到了车间职工的拥护,大家都认为很合理。

从会议之后的第二天开始,车间里真的没有工人再瞒着他迟到、早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