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小当家 第261节(1 / 2)

加入书签

好在都是故人,彼此了解甚深,若在外人,这些话只怕听着要起矛盾,可在他俩,却如吃饭喝茶,是每日常事。

不过这常事,中间也隔了近十年了。

“当年秋师傅说走就走,怎么也不给我留下信儿?”

梁师傅的话,让秋子固有些发笑:“给你留信又如何?当年您在徐府正做得得意,我留了信难不成让你追随我而去?只怕您又舍不得那份美差。”

月影下,梁师傅唇边的笑纹绷得紧紧的。

“我是秋师傅您介绍来的,若不为您,我怎么会放下做了几十年的老东家,挤进徐府里去?当年为了这个,我在京里勤行落下多少诟病您知道么?!”

一向冷静的梁师傅,失去了往日的坦然,变得激烈起来,眼里闪出仇恨的光芒,拳头攥得铁紧,恨恨地看着眼前那个男人。

他,却又不是他,比记忆中瘦了许多,下巴更尖了些,也没记忆里那样冷酷无情,看着自己的眼神里,是如水的淡然,隐约间,竟还有些怜悯。

就是这怜悯,再次将梁师傅激燃。

“当年你如何应我?谁知我入府三天不到,就改了主意,害得我,我。。。”梁师傅一个年近半百之人,花白了头发的爷们,说到这里竟哽咽得续不下去。

秋子固在心里长叹一声。

当年秋子固三个字,几乎震住了京里每一处食肆饭庄,能成为他的弟子,便如镀金,身份地位都上几个台阶,出师之后几家争抢,不必经灶上检验,便可直接定契约落银钱。

梁师傅与娘子多年未曾有子,后经人提点好不容易求来一服仙药,也不知弄些什么做出来的,花了重本,几乎连早预备下的棺材本也一并贴上,方才到手。

吃下去却真的有效,很快娘子结胎并安安稳稳诞下一子,生得雪团玉琢一般,夫妇俩捧在手心里长大,成人后,却不想入勤行想做大厨。

梁师傅也觉得如此甚好,勤行伺候人,大厨也是伺候人,后者却比前者高一级,再一个,也不必整日躬身陪笑。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年京里,有个姓秋的大厨,实在风光,引得众人追随不已,无论有资质无资质的,都想混进这一行来,也蹭些风光。

梁师傅到底有些人脉,不必走弯路就找到了秋子固一位徒弟,正跟他在一个东主手下,也是京里数一数二的饭庄。

那人替他美言几句,秋子固总算点头,同意先看人再说。

于是梁师傅两口子精心将儿子打扮了,知道秋子固是有洁癖的,儿子从里到外都是新衣,用松香熏得一尘不染,指甲缝里也剔得干干净净。

正文 第234章旧日恩怨

领着儿子上了门,梁师傅满心欢喜,总觉得应该可以入得秋子固法眼的。自己在京里也算有些名气,儿子又是一表人材,聪明伶俐。

为人父母,看自己后代总免不了有些偏爱,正因此梁师傅觉得很好的儿子,到了秋子固这里,却不太入眼。

也怪机缘不对,当年的秋子固春风得意,本就天赋极高再加上众人捧着,生性又是偏冷不善交际的那种,落在世人眼里,便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孤高。

秋子固没看中自己儿子,梁师傅失望之极,本是灰了心的,不料几天后,却又喜闻转机。

徐府本来伺候跟前多年的一个管事,病得起不来,此人本是专司饭前餐后,与秋子固搭档多年,一个管后厨,一个管桌前,一直照应得很好。

这人不能伺候,换了几个徐公公皆不满意,秋子固便想到了梁师傅,开始自然是不肯的,梁师傅舍不下跟随多年的东家,原一直对他很好,逢年过节,家里有个变故,东家一直通融周到,打点得很好,多少年下来,也有了感情,不似雇主,倒像家人。

可秋子固却提出个最让梁师傅不能拒绝的优厚条件:你辞了旧东家,我收下你儿子。

梁师傅整思寻了三日,最后咬牙,挥泪告别旧日东主,且照勤行旧例,就走也得让东家找得替代的人才行打铺盖,可徐府催得急,为了儿子前程,老子只得背下骂名。

后来听说旧东家一直没寻着合适的人,为这个,耽搁下人家整三个月的生意。

梁师傅一直为此时心里不快,可看着儿子每日欢天喜地跟在秋子固身后,师傅师傅地叫个不停,他再有愁,也忍得下去了。

只没想到,这个欢喜,只维持了三天。

“令郎实在资质有限,”三天后秋子固叫了梁师傅去,也不避人,就在众伙计面前,直接面对面地开了腔:“我这里不收平庸之辈,请梁师傅还劝令郎回转心意,别再这一行讨饭吃了吧!”

那一天伙计们背地里的不屑和嗤笑声,直到现在梁师傅还历历在目,余音在畔,同样让他不能忘记的,还有儿子受辱后,抬不起头来,挂在眼角的两滴眼泪。

于秋子固,这是常事,甚至伙计的笑,也是常事,笑惯了,也就不觉得被笑者有什么寒碜了。

反正入行学艺,都是从打落面子开始的,笑人的,当初也被人这样笑过,皮厚成自然了。

其实能被秋子固当面拒绝,已属不易,多少人连到得他面前的机会也没有,更别说被他提点了三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