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4 打出国威(1 / 2)

加入书签

二月是维多利亚平均温度最高的一个月,中午温度超过30度,夜晚温度24度左右。

日当正午,骄阳四射,所有人却没有任何温暖的感觉,四下里的废墟和横七竖八的尸体提醒着人们这里身处战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令人心头不安。

30度的天气,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几天就会腐烂,然后就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瘟疫。

几只海鸥从城市上空掠过,没敢做丝毫停留,这里的空气里仿佛都散发着恐惧的味道。

随着一阵剧烈的爆炸,海军陆战队士兵和政府军士兵纷纷离开掩体继续前进。

华盛顿没有急着离开掩体,短短几天的战斗,华盛顿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

和华盛顿担心的一样,一名身材高大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刚刚离开掩体就被一发不知道从哪儿飞过来的子弹击倒在地。

米州军的狙击手很狡猾,同等机会的条件下,他们会首先瞄准海军陆战队员,虽然海军陆战队员们已经换上政府军的制服,不过美国人营养条件比较好嘛,身材普遍比政府军士兵高大强壮,这一点是无法掩饰的。

其实也就最近百年,白人的身体条件才逐渐好起来,不过也没有好多少,1818年,法国征兵的最低身高标准是一米五七,到了1932年,最低身高标准居然又降低了一厘米只剩下一米五六,即便如此,依然有一半新兵因为身高不符合标准被淘汰。

究其原因,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损失太惨重,和直接的伤亡相比,更严重的是对人们心理上的打击,和荣誉相比,生命开始变得更重要。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生命自然就更重要了。

更何况这里是巴西,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们的宝贵生命,不能,也不会为巴西人而流。

狙击手的零星杀伤,并不能阻止大部队的前进,数百名士兵一起冲锋,短短几十秒就推进了上百米。

这时候街道边一个伪装成废墟的机枪阵地突然开火,几名士兵顿时被击倒,进攻部队的阵型顿时陷入混乱,有人就地卧倒,有人匆忙寻找掩体,更有人掉头就跑,其中也不乏海军陆战队员。

这也正常,海军陆战队员也怕死。

人之常情。

可是根本无处可逃。

米州军作战心狠手辣,战斗开始之前士兵们隐藏在各种掩体中一动不动,一旦战斗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机枪就是信号,马上就有更多机枪加入进来,伴随着李·恩菲尔德打出“疯狂一分钟”时的独特节奏,街道两边的废墟里也有无数手榴弹扔出来,进攻部队顿时丧亡惨重。

华盛顿目眦欲裂,却没有任何办法。

为了掩护部队进攻,距离华盛顿不远处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机枪阵地。

战斗爆发后,海军陆战队的机枪拼命开火,希望能压制米州军的火力。

可是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海军陆战队的机枪已经打红了枪管,米州军的火力依然很凶猛。

迫击炮这时候发射的已经不是高爆弹了,而是开始发射烟雾弹,希望能掩护进攻部队撤退。

几分钟之后,看着撤下来的几十名士兵,华盛顿欲哭无泪。

这仗特么没法打。

海军陆战队刚参战的时候,一度攻入米州军阵地。

这时候海军陆战队才惊讶的发现,米州军的阵地居然是由完善的坑道组成,这些呈“之”字形的曲折战壕,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炮击对守军的伤害,宽敞的坑道可以容纳近百人躲避,坑道内居然还设有医疗室和休息室,怪不得几千米州军在面对数万政府军的疯狂进攻依然寸步不退。

这种坑道战术让美国人似曾相识。

美军顾问团里有人参加过世界大战,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之后,美军顾问一眼就看出来,米州军使用的,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峰造极的堑壕战术。

要问挖坑哪家强,南部非洲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

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和南部非洲是盟友嘛,所以美国顾问们才一眼就看出米州军的坑道技术师从何人。

这也就能解释,缺兵少将的米州军,为什么能和兵多将广的海军陆战队以及政府军打得有来有往。

维多利亚港的战斗陷入胶着的时候,里约一线烽火再起。

前段时间美国人借口需要时间撤侨,为政府军争取了一点时间。

一个星期之后,米州军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里约一线的美军部队也终于体会到政府军的感觉。

之前米州军已经夺取里约一线的制空权,政府军虽然拥有一定程度的防空能力,但是在米州炮兵部队和空军的狂轰滥炸之下,那点防空火力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给阵地带来足够的保护。

于是参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政府军就倒了霉,说实话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一直以来,美军部队参加的战争,几乎很少有火力处于劣势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美军凭借火力优势欺负人,持续数天,甚至持续数周的狂轰滥炸,将敌军阵地几乎彻底摧毁,然后美军才会投入地面部队收割胜利果实,这几乎已经成为美军的作战模板。

结果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