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国(2 / 4)

加入书签

域,可到了饭点,Erisc说主办方准备的餐食肯定不合戚白他们的胃口,给他们介绍了一家中餐做得很好的中餐厅。

还热情表示相逢就是缘,他可以带路请客。

年教授吃不惯西餐,Erisc这个东道主如此上道,也没理由拒绝

也有人表示好不容易出趟国,要感受一下地道正宗的西式风味。

于是兵分两路,愿意吃西餐的自己解决,想吃中餐的跟着Erisc走。

Erisc是开车来的,装不下戚白年教授一行人,他又周到地叫了两辆车,最后绅士地打开副驾驶的车门,邀请戚白上车。

戚白扶了下石阶的年教授一把,把年教授安排到了副驾驶。

“谢了。”

Erisc:“……?”

在后座落座后,戚白降下车窗看还站在原地的Erisc,问他怎么还不走。

美人不肯赏脸,Erisc郁闷绕去驾驶座,发动汽车向餐厅驶去。

***

Erisc介绍的中餐厅老板是中国人,菜品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做了改变,味道比不上国内餐馆正宗,但比冷冰冰的培根三明治好吃太多。

Erisc不会用筷子,用叉子艰难扒拉米饭时还不忘跟戚白搭话。

Erisc态度太过积极殷切,一顿饭还没有吃完,年教授都注意到了他对戚白的不同寻常。

年教授席间皱眉小声问戚白:“这个埃什么克,是不是喜欢你啊?”

“不。”戚白道:“他只是想找个模特。”

不等年教授开口再问,戚白手机响了,是不久前才见过的刘博特打来的——

在给戚白送钱时,两人就交换了联系方式。

戚白疑惑对方怎么这么快又给他打电话,起身去旁边接电话。

“hi~”一声响亮的招呼声后,刘博特道:“戚,我忘了跟你说,离画展不远还有一家中餐厅味道也不错,你有空可以去尝试一下。”

不愧是去南大做过交换生的人,刘博特的中文口音虽重,但说长句也不卡顿,吐字还算清晰。

不像Erisc,一句‘你好’还山路十八弯的拐。

听刘博特说完,戚白道了谢,说自己已经在餐厅了。

刘博特有些意外:“哇,你们自己找到了吗?”

戚白:“不是,有人带我们来的。”

刘博特:“真幸运~”

挂了电话后,戚白继续回去吃饭,而刘博特则尽职尽责地给‘江’回邮件,说戚白在这里认识了很好的朋友,让‘江’不用过多担心。

刘博特认为江鉴之哪儿都好,就是做事太过审慎平板,朋友出国一趟,连对方饮食都要问一句,还特意让自己找几家口碑味道不错的中餐馆。

戚又不是小孩子了。

国内此时正是夜色渐浓时,可江鉴之仍在书房查找文献未休息,刘博特的邮件发来后,他第一时间留意到。

戚白把Erisc的事跟刘博特提了两句,可刘博特为了让江鉴之放心在异国他乡的朋友,在邮件里添油加醋,瞬间把两人描述成萍水相逢、相见恨晚的知音。

在看到刘博特邮件里那句‘志同道合的同龄朋友’时,江鉴之握住鼠标的手指微顿,眼眸沉了沉。

鼠标的光标在页面停留许久才往下滑动,江教授把整封邮件逐字逐句认真看完后,才给刘博特回了信。

退出邮箱,江鉴之手中的书翻了两页,目光又不自觉看向搁置一旁的手机。

他和戚白最后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之前的那通跨国视频上。

从那之后,戚白没有再发来只言片语。

深夜的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叮’一声轻响,手机提示音让江鉴之回神,浅色眼眸有浮光闪过,江教授拿过手机一看,不是消息,是戚白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一张连食物带人的大合照,照片中戚白拿着黑色长筷,微微抬眼朝镜头瞥来一眼。

拍照的人显然不是戚白,更像是他正吃饭,离镜头最近、这个只露出半张笑脸的人,出其不意拍了一张。

戚白只发了一张照片,一个字都没写。

戚白表情淡淡,但眼睛弧度是弯的,看着心情不错。

江鉴之的目光从戚白脸上挪开,落到他旁边那个外国男人身上。

男人一手放在戚白的椅背上,另一只手比了个‘耶’,对着镜头笑容灿烂。

这就是戚白认识的新朋友;

志同道合的同龄人。

江鉴之心里莫名不快,眉头微蹙把男人的脸放大,用严谨的态度审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

眼角皱纹这么多,哪里像戚白的同龄人?

用对待学术的态度对Erisc挑剔完后,江教授认为‘同龄人’这说法掺假。

志同道合,自然也有待商榷。

***

画展举办一周,但戚白他们不可能在里面参观七天,两天后,年教授带着戚白在这个城市四处游玩拍照,美名其名曰:艺术考察。

但年教授年纪大精力有限,第四天就躲在房间死活不愿意出门。

年教授裹在被子里成了咸鱼,抗拒出门:“你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