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装孙子的差事(1 / 2)

加入书签

听李承先问候时,李承志才知,这来给他送任职文书、官服的官员职位竟还不低:选部考功司考功郎,从五品。

从五品的考功郎亲自上门授职,这份殊荣够高了。

说了一些仪程,喝了一杯桑酒,那考功郎就告辞离开了。临走时,李承先备了两块铜铤,那考功却郎坚辞不授,只是义正辞的推托。

李承志看的暗暗撇嘴:方才收我玻璃珠子时,怎么见你这般正色?那眼里的光冒的就偈是通了电似的……

怕李承志初涉官场不知轻重,进门后,李承先又小声提点着他:“便是皇帝钦封,但终是要由选部经手。以郎官之尊礼贤下士,殊为可贵。哪日弟弟有瑕,还是要聊表谢意……这几块铜铤你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大哥说的对!”李承志也没客气,顺手就接了过来。也不提堂兄去取铜铤时,他悄悄从丝绶上解了两颗玻璃珠子,塞给了那考功郎。

别说当过公务员,就是只看电视电影也学会了,李承志哪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送礼这样的事情,当然是人越少才越好呀。人太多,你让人家怎么收?

“弟弟也是好运气!”李承先又笑道,“为兄起家时才是九品,苦熬六年方为正八品,承志甫一起家就是正七品,比为兄省了七八年光阴……

等秋后百官考课,以弟在泾州之功勋必然会有赐爵,到时更是羡煞为兄……”

好个什么呀?

看着几案上的官衣官帽,李承志一脸的古怪。

候星郎?

清闲倒是挺清闲:白天都不用上衙,想制冰制冰,想烧玻璃烧玻璃……

也挺凉快:那般高的观星台上想热都难,绝对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你说不能睡觉?

我认得的星星满共不超过三颗,你不让我睡觉做什么?

李承志怎么想怎么觉的诡异:感觉哪个不会,皇帝就给自己封的是哪个官?

别以为看星星很简单!

太史监的职责是:占祥瑞妖灾、算良辰吉刻、奏祸凶宜忌、释疑梦卜筮,掌农时气候,演历法律时……

后世所见的老黄历上的东西,全都在太史监的职责范围内,而且每一样都是靠观星推算,李承志懂个毛?

算了,混呗!

眼看快要上衙了,李承先又催着他莫要迟到,以免首日视事便给主官留下不好的印像。

李承志连连点头,又暗叹了一口气。

别以为太史监只是个六品的衙门,可如今的管家婆婆一大堆。

元魏自建国以来历法多有更改,先用三国时的《景明历》,后用郭煌人赵匪所创的《玄始历》,但都不怎么准。

自去年开始,皇帝下令由太常卿刘芳,领太史令赵胜,太乐令公孙崇、太庙令庞扶令等重演历法。

并令国子祭酒崔光率太学、四门博士等集悉详查。

这些人,如今全聚集在太史监,等于全都是李承志的顶头上司,而且还有刘芳、崔光这样的数朝元老。

也别以为除了刘芳和崔光之外,其余人也只是“令”,官职和李承志先即将升任的官庆功不多。

人家是“定”,李承志先是“施”,非要做个比喻,就跟国务院的那帮顾问一样,别看待遇不高,论专业程度和学识渊博,人家能当祖宗。

还尽是一帮像杨舒那样的硬骨头,李承志哪个敢惹?

他越想越不对,总觉得被皇帝针对了似,好像要逼着他装孙子?

装就装把,谁让自己把人家弟弟的牙给打了呢?

李承志一肚子幽怨,在李承志先的指点下穿着官服。

自东汉后,各级官员都已有了颜色的区分,包括冠(官帽)、佩(玉佩)、绶(佩玉时的丝带)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

但“魏晋风度”不是白叫的,管你什么礼法,我只蔑视之。所以传自南北朝,特别是鲜卑人入主中原后,衮冕制度已经形同虚设。

直到元宏彻底汉化,才重新承袭汉制,恢复了冠冕制,不过也只是一部分:只规定了国礼、大祭时,大朝服才会“随品级各有差”。平时上朝、上衙等,均可穿常服,也就是官衣。

也是元宏所定,晋是金德,金生水,所以魏承水德,尚黑,常服自然也就是黑色的。

以下才会略有区别,文武冠冕不同:文带进贤冠,武带武冠。

武官以武冠上的金、珠、貂尾等饰物区别品级。文官则以进贤冠顶上的竖梁区分:公候三梁,九卿(一品)至博士(正八品)二梁。以下一梁,但只有士族子弟、太学、国子监、四门小学等官学的学生能戴。

所以此时的李承志虽是从七品,穿的却和正一品的高肇一样的官服:黑袍,黑靴、进贤冠。

平时看着俊秀无比、见人就笑的李承志,等穿上这一身之后,凭空就多了几分威严,竟有了些不怒自威的气度。

给他梳头束冠的伯母和两个姨娘啧啧称奇。

李承志哪有心情听这些夸赞话,心不在焉的客气了几句,就跟着李承先出了府。

此时一想,太乐与太史均属太常。两兄弟竟是同署为官。

但入监视事之前,李承志先得去午门一趟: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