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行(四)(1 / 3)

加入书签

离九原县还有一段距离,途中没有驿馆,奔跑了一天的马儿也需要歇息进食,她们便在一处空旷的平地落了脚。

一下车,文喜便将李忱扶到了轮车上,就近拾了一些干柴,在马车旁点燃一堆篝火。

“青袖,把这个端去给两位郎君。”篝火上端驾起了一个支架,就像在军中,苏荷煮着一锅汤。

经过李忱的解围,能感觉到青袖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她接过托盘,端来两碗解暑的汤,“崔小郎君,这是我家娘子亲手熬制的汤。”

“多谢。”李忱谢道。

李忱看着白瓷碗里的汤色,“红豆。”

“父亲说过红豆汤清热解毒,不过我手艺不好,十三郎可莫要嫌弃。”苏荷走近道。

李忱摇摇头,“在诗中,红豆又为相思子,常喻作相思。”

“相思…”苏荷愣了愣,于她身侧坐下来问道:“那十三郎可有牵挂之人?”

李忱再次摇头,苏荷看到她的眼里充满了孤寂,“家族之中呢,崔这个姓,我只能想到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十三郎说有许多兄弟,应是望族出身,难道就没有牵挂的亲人吗?”

“我的家族只是清河崔氏的偏房罢了。”李忱回道,“族中比较奇怪,没有父慈子孝,也没有兄友弟恭,兄弟们忙着争夺父亲的家产,而父亲…却抢夺了儿子的妻子。”

听到这儿,苏荷不免更加心疼起了她,“父亲抢夺儿子的妻子?”

李忱长叹了一口气,“是我兄长的妻子,二人刚成婚没有多久。”

“这也太荒谬了。”苏荷气愤道,“国朝以孝为先,这父夺子妻真是可笑。”

“难道你兄长就这样看着父亲抢走自己的妻子而不做反抗吗?”苏荷又问道。

李忱摇头,苏荷便握紧拳头一同骂道:“那十三郎的那位兄长,当真是软弱无能。”

李忱本想解释什么,因为那是他最敬重也是最亲近的一位兄长,“并非七娘想的那样简单,只不过兄长生性仁慈…”

“仁慈只是无能的借口。”苏荷心直口快,满脑子想的都是夺妻之后那女子面临的处境,“你那嫂嫂真是可怜,竟嫁给了这种男人,嫁进了这样的家族。”

李忱只是叹气,这么多兄弟里,再没有人敢反抗父亲,因为那场骇人听闻的宫变,仅是几位兄长说了几句闲语。

“因为兄长之事,所以十三郎才没有娶妻?”苏荷又问道。

“倒也不是全因为父亲。”李忱回道,她看着自己的腿,“我如今这般,只会成为别人的累赘,又有哪家娘子看得上。”

“怎么能说是累赘呢。”苏荷道,随后看着李忱鼓励她道:“十三郎才华出众,又生得好看,谦谦君子,温文尔雅,肯定很受洛阳那些女子喜欢吧。”

李忱笑了笑,“那便借七娘吉言,祝我早日娶到心仪之人。”

“说好了,”苏荷道,“将来十三郎大婚,可要写信与我,我定要来讨杯酒喝的。”

李忱笑点头,“一定,一定。”

----------------------------------

到达九原县内后,李忱便与苏荷道了别,苏荷乘车前往外祖父家,外祖父曾文甫是九原县当地有名的富商。

而李忱则与文喜四处打听一名秦姓妇人的下落,“请问娘子,可曾听闻过一位秦姓娘子?大约四十来岁。”

问话的活自然都是文喜在做,李忱则坐在轮车上悠闲的扇着扇子,许是她的轮车与文人装扮过于耀眼,导致吸引了不少目光,有的和善,有的凶煞。

路过的人纷纷摇头,她们只得继续向前打听,终于在一位卖肉的屠工哪儿打听到了下落。

“秦姓娘子?”屠工将手中的刀定在了砧板上,“某倒是认识一个,城西的郭秦氏,常到我这儿买肉给她儿子吃,只可惜,前不久她的儿子死了。”

“她儿子多大?”李忱上前问道。

“不到十岁。”屠工叹气回道,“和小郎君一样,是个眉清目秀的娃娃,只是可惜了。”

“十岁,年龄对得上,还望足下告知郭秦氏的住址,某感激不尽。”李忱道。

文喜拿出了一贯铜钱,屠工见钱眼开,便伸手过去想要先拿钱,文喜又一把收回,道:“带我们去,找到了,钱自然是你的。”

-----------------------------

——曾宅——

苏荷一下车,便迫不及待往宅子里奔去,曾家不似苏家那般热闹,曾文甫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苏仪,儿子则继承了他的家业,并生有一双儿女。

曾文甫带着孙子走出庭院迎接外孙,“翁翁。”苏荷扑到外祖父怀中。

“我的好阿荷,还以为你把翁翁忘了呢。”曾文甫满脸高兴的拍了拍外孙。

苏荷便道:“哪有,孙儿怎么会把翁翁忘了呢。”

“几年不见,七娘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一旁的兄长调侃道。

苏荷看着兄长,“阿兄今年及冠,也该娶妻了吧?”

“你呀,别老惦记着别人,多操心操心你自己的婚事。”兄长道。

苏荷走到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