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老骥伏枥(1 / 2)
孙策笑道:“朕早就说过,将士军兵,任由爱卿选择,如今东部鲜卑依然势大,乌桓虽退,却虎视眈眈,公孙康更自立为燕王,辽东局势复杂,非孟德不能胜任。”
曹操慨然道:“知我者,孙……陛下也!臣一生行事,任性妄为,留在朝中难免取祸,或为谣言所伤,与其战战兢兢,不如出征海外,开疆拓土。正如陛下所言,他日若果真能到东瀛,必将勒石刻碑,也不枉此生矣!”
孙策对曹操宽宏,让曹操大受感动,除了能与郭嘉推心置腹之外,想不到还有个孙策能知他心事。
如果孙策没有登基称帝,自当把酒言欢,一醉方休,但如今君臣有别,许多话也只能欲言又止。
孙策言道:“爱卿勿忧,此番出征辽东,朕已命海军随时接应,先将辽西/乌桓征服,以胡人为兵,便可水陆并进,一年之内必灭公孙康。”
曹操抚须大笑道:“陛下此计,与臣不谋而合,无需一年,若不算行军路远,三月臣必将公孙康首级献至洛阳。”
“朕先祝将军旗开得胜!”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孙策传旨设宴招待曹家子弟。
酒宴之上,鲁肃、周瑜等一干大臣作陪,有些人尚未见过曹操,见
他谈吐非凡,生性洒脱,不见半点枭雄之色,俨然饱学之士。
酒兴正酣之处,曹操即兴赋诗一首,舞剑作歌,令人拍案叫绝,连诸葛亮都频频点头,为其气度所折服。
一曲结束,曹操已经满头大汗,向孙策抱拳道:“陛下在江东所作求贤之歌,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深得臣心,今日臣抛砖引玉,实欲求陛下一诗耳!”
“哦?”孙策倒有些意外,想不到曹操竟请他来作诗。
先前就是偷他的诗,能不深得曹操之心那才怪了。
周瑜也抚掌大笑道:“自征战江北以来,陛下忙于军务,已许久不曾吟诗作赋,臣等期盼久矣!”
众人纷纷点头,周瑜这话并不全是奉承之词,孙策虽然文章不多,但仅仅那几篇,已经震动文坛,甚至开创了新的文风。
汉乐府诗歌已经十分普遍,但流行起来的以四言、五言为主,而孙策还又做七言诗,可谓独领风/骚。
虽然当前的人并不懂得格律,但总觉得孙策之诗暗合韵律,绝非偶然,个个作诗都开始追求句末押韵,与先前即兴而作大不相同。
当前群英荟萃,三国时代的精英几乎到齐,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孙策也难免有些飘飘然。
即便他本身就是威震一时的江东小霸王,但灵魂却不过是个后世屌丝,多年的历练,心性在这一刻还是有些把持不住。
气血上涌,满面红光,孙策起身言道:“孟德出征在即,辽东、东海全仗你一人之手,朕就作诗一首,为君壮行!”
曹操欣然点头道:“多谢陛下厚恩,洗耳恭听!”
孙策略作思索,缓缓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东瀛,可得永年。
帆挂沧海,扶桑得志。”
“妙哉!”曹操听罢,忍不住起身大赞道:“好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哉,恰合曹某心意。”
短短几句诗,每一句都触动心神,仿佛将他心事尽数道出,一时高兴,竟忘了称臣。
周瑜等也都赞口不绝,虽说这首诗不如先前那些押韵,但平直不乏豪情,正适合出征之用。
正如曹操所说,尤其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黄盖几位老将更是神情激动,须发颤/抖。
翌日酒醒之后,孙策再次接待曹操,夏侯惇、夏侯渊留在洛阳听用,曹操便要准备起程北上。
两人谈论东海之事
,曹操只知一些神话传说,不如孙策了解得那般详细。
但这个时代朝鲜半岛和东瀛的情况,孙策也一知半解,实力如何不得而知,只有拿下辽东,就近查探。
正事商议完毕,曹操问道:“听闻徐晃取河东兵败,不知如今战况如何?”
孙策知道曹操还关心旧部,笑道:“徐公明乃当世良将,小搓不足以论成败,待开春之后,朕助他一雪前耻。”
曹操见孙策并无成见,心下稍安,慨然道:“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皆为良将,各有所长,可惜臣当年被困中原,有负诸位!陛下知人善用,能叫他们各尽其能,臣亦安心矣!”
正闲聊之时,侍卫送来书信,孙策见又是徐庶奏章,不由暗惊,难道东垣又被张飞攻破?
赶紧拆开一看,却是乐进被擒,张飞要用贾逵交换人质,冷笑道:“人言法正睚眦必报,果然名不虚传,马上将贾逵送至东垣,救回乐将军。”
侍卫领旨而去,曹操忙问道:“莫不是文谦被俘?”
“不错!”孙策点头道:“不过所幸有惊无险,先前取东垣,徐晃擒得贾逵,张飞要交换人质,想必无碍。”
曹操松了口气,叹道:“乐进善先登,保此良将,
足胜贾逵十分。”
孙策点头道:“千军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