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 三屯营(1 / 2)
三月二十八号晨,飞虎营突入山区的第三天。
玄诚子正了正头上的道冠,捋捋颌下长须,心中默念一声“无量天尊”后,伸腿迈过高高的门槛,跨进了碧霞宫大殿。
恢弘堂皇的大殿中,站着一些身穿奇怪绿袄的“香客”。
这群军汉中唯一一名身着明国武官袍服的人,此刻正背对玄诚子,仰头打量着碧霞宫中供奉的正神碧霞元君。
“将军,喝口山茶吧。”
玄诚子来到施主身后,侧过身,露出了后边端着茶盘的小道童。
“哦,还有茶啊,多谢道长。”
这位武将转过身,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后,不由得点点头“茶不错,别有风味。”
玄诚子道长微笑着解释道“此茶乃老道祖师所传,制法独特,往日里,山下的大将军都喜喝。老道小时听师傅说,就是当年的戚大将军,也是经常来殿里喝茶的。”
“呵呵,了解了解,蓟镇官兵常来此地拜神仙,这个本将都知道。”
武将说到这里,伸手从怀中掏出几个闪亮的银饼子交到老道手中“好歹也算是半个蓟镇的人了,咱爷们今天也不例外,呐,这是香火钱。”
“无量天尊,老道谢过将军。”
“呵呵,老道,别忙谢,本将还有些话问你。”
“还请将军示下。”
“嗯,你可知道,这山下军城里的鞑子,有多少人哇?”
“总数在五六百人上下,俱为骑兵。”
“彼辈与左右邻可有来往?”
“近几日东去的多,西来的少,每日总有两三骑过路。”
“呦呵,老道,我发现你很有感觉啊?”
“不瞒将军,自从山下被鞑子占了后,老道日夜观望,无日不在祈盼天兵归来。”
“很好,本将向你保证,用不了多久,你又可以收香客的供奉了。”
整个燕山走廊的地形是这样的从京城往东,过了蓟镇这个两山夹道的窄口后,就是长宽各有40里的遵化平原。
继续往东过遵化平原,地形会急剧收窄,变成一段长80里,平均宽度还不到一里的山区要道。
这段要道左通黎河,右通滦河,水陆并行,极其重要。
出了这段窄道后,便是另一块滦河平原。此地已经靠海,紧邻秦皇岛,北边是一系列包括山海关,喜峰口在内的险关要隘。
总之,整个燕山走廊的地形就像一个哑铃,两头是平原,中间是一根细杠。
穿越众这一次的战役计划,将会从哑铃的正中点开始破局。
至于说哑铃的左边,由于被鞑兵据守的遵化,距离明军盘踞的蓟镇只有区区八十里,双方此刻正在紧张对峙中,所以穿越众就不打算去趟浑水了。
留着遵化,让两帮人互相牵制,给穿越众收拾哑铃右边的鞑子腾出时间,这是最合理的解决方式。
这样一来,位于哑铃正中的战略要地三屯营,就成了穿越众第一个要拔掉的钉子了。
蓟镇的治所,在明初时是安排在狮子峪的。到了明英宗时期,由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开始激化,边军守御压力增大,于是时任蓟镇第七任总兵的胡镛,便移镇位置更好的三屯营,从而开创了三屯营186年的镇治基业。
三屯营是燕山走廊中段的一处丁字路口。
此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常年以来都扼守着北方蒙古族进贡的贡路“去喜峰二舍矣左山海,右居庸,而绾毂其中,以要贡路示重。”
三屯营这个路口,走北边的山路,距离喜峰口只有二舍,也就是六十里路。
位于哑铃窄道正中间的三屯营,距离东西两边的山海关和居庸关路程差不多,正是作为京师北方军事指挥中心的最佳地点“近边则无鞭长莫及之弊,不临前沿则有战略回旋余地”。
这一百多年以来,身为“天下第一镇”的蓟镇历任总兵官,都把治所设在了三屯营城。
从3月25日起,穿越众的骑兵部队北上越过了150里平原,进入燕山余脉。这之后部队散开,细细将方圆百余里的山脉群搜索了一番后,于3月30日,逐渐聚集在了景忠山下。
景忠山海拔610米,脚下就是三屯营城,正好俯瞰。
景忠山风景秀美,景点众多,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早在嘉靖二年,蓟镇总兵官马永便在山上增建碧霞宫,奉碧霞元君像,香火日渐兴盛。此后,包括戚继光在内的蓟镇官兵经常登临此山,留下许多名篇佳句。
穿越众今天登山拜庙,主要是为了收集本地情报,顺带侦查山下军情。
新上任的飞虎营营官张中琪,在碧霞宫里和老道聊完天后,便出宫去了山前的观景台。
碧霞宫香火旺盛,所以刚才的老道看似古拙清奇,其实是个隐形大富豪——观景台是用房山出的汉白玉铺设,其上雕文刻神,精美异常。
此刻的观景台上,以钱铁山为首的一伙人,正围着一套袖珍无人机地面站在看着什么。等张中琪走进一看,地面站的液晶屏幕上,赫然就是脚下三屯营城的航拍画面。
“里面有多少人?老道说有五六百鞑子。”
“差不多。”特战队副队长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