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前因(1 / 2)
秘境,王都,一元茶庄,中庭。
李守岁点起了炭火,将茶壶放在炉架上,取出一些茶叶,将茶叶碾碎,放进茶壶,接着依次放入葱、姜、橘子皮、薄荷、枣、盐等一起煎煮。
说起来加入了这么多的调料,煮的茶早就失去了茶叶原本的味道,现在更多人更喜欢泡茶,享受茶叶本身的清香。
像李守岁这般煮茶的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现在,煮茶变得越发小众。
煮茶和泡茶不同,但都属于茶的饮用方式,都有属于自己的手艺,这两种方式,老师都曾研究过,但对李守岁来说,都是一窍不通。
以前老师在一元茶庄的时候,教导过众弟子,但是李守岁对茶道不感兴趣,对茶来说,最了解的还是自己的小师妹左雯君,跟着老师煮茶、泡茶,练就了出色的手艺。
甚至老师亲手写的《茶经》也是自己这个师妹研究地最透彻,只是,这一次见到这个师妹,估计茶艺已经退步了许多。
至于李守岁煮的茶,只是将众多调味料一锅端地放进茶壶乱煮一气,实在谈不上技术和艺术。
将茶壶中煮沸的茶水倒进面前的茶杯,李守岁看着朱讯,缓声说到:“先生,讲将前因吧。”
同时,李守岁也倒上一杯茶水,放到朱迅面前。
看着眼前这杯茶,朱迅也是一脸黑线,右相这弟子也是有些奇怪,自己现在的状态,如何入口这茶水。
不过,双方都没有讨论这个尴尬的话题,朱讯低头思索片刻,开口说到:“故事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
李守岁坐下,低头对着滚烫的茶水吹了吹气,说道:“不着急,慢慢说。”
朱讯抬头看着李守岁,开始说起了这十多年前的事:“十年前,我还是翰林阁一品学士,当年是当今君主初上任的日子。
你应该知道,当今君主是临危受命,上任君主死的不明不白,政治混乱。
各路人士都恨不得从中分一杯羹,导致那段时间人命如草芥,君主一脉几近被掏空权势。
当然君主之下的王都也是混乱至极,再加上当时是王都百年不遇的荒灾,可以说整个王都就是一堆烂摊子。
但是当今君主硬是靠着修士的势力从混乱中破局而出,找到一条治国之路。”
李守岁点点头,这些老黄历,自己在翰林阁的时候就已经滚瓜烂熟,那段时间,是整个王都最黑暗的时候。
朱迅继续说道:“作为当时翰林阁一品学士,当初也是为了填补都察院的职责空缺,大都干着一些当今都察院的活。当然我也是,顶着翰林阁学士的头衔,干着都察院的活。”
都察院,这是王都负责调查修士的部门,当然,从一开始王都修士不多的时候,由朱迅这一类普通人调查,往后发展,逐渐修士占了大部分,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修士还是勉强了一点。
朱迅倒是没有解释这些东西,对于这些东西,和右相接触最深的李守岁知道的不比自己少。
顿了顿声,朱迅继续说道:“事情就发生在一次都察任务的时候。
当初,我们收到线报,距离王都一百公里的有修士的线索。
当时的王都不像现在,当时王都修士稀少,所以靠着修士平定乱局的新君主对修士极度重视,但是因为重视,所以很多人试图浑水摸鱼,欺骗王都,所以这种情报一般都是都察院先查清楚,查证属实,就由王都出面进行招揽。
我们当初就是作为探查的人员,去到了那里,丰村。
就在那里,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最恶心的人性。”
李守岁说道:“丰村事件,那个被屠掉的村子。王都绝密档案,涉及此事件的官员数十,无一幸免。为何会被屠村,原因不明,被列为绝密。”
“是啊,丰村事件。那里对一些人来说就是地狱,被屠掉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他们当然不敢把原因公布,这是整个王都的耻辱。”朱迅双手抱头,痛苦的抱着头,泪流满面。
平复了些许,继续娓娓道来:“收到线报那天,是一个阴天,那时候王都各地都有修士活动的身影,所以对这次丰村的调查我们也是按照正常的步骤来,一大早我们就赶去了丰村。
但是,当我走进这个村子的时候,一切都显得不正常,那些村民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整个村子就像藏着巨大的秘密,虽然表面一片祥和,但是总感觉哪些地方不对。
作为王都派来的都察人员,我们也是享受到当地官员的款待,这是一个正常的接待流程,但是他们真的太热情了,我们被带到当地最豪华的酒楼,一直从早上待到晚上,席间山珍海味不断,美人歌舞不断,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魔咒,我们真的就在那个酒楼待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才从酒楼出来。当然这些我们都能够理解,丰村当时算得上王都比较富饶的村子,丝毫看不出经历了荒灾的样子。
第二天我们开展调查的时候,村民也很配合,唯一有价值的线索,还是荒灾那几年。
按照村民的说法,他们在荒灾那几年过的其实并不难,因为当时来了一个女人,替这个村子消除了荒灾。她可以凭空变出水源,给村子的地灌溉,也可以放出火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