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衣冠南渡(1 / 3)
要说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雷公非刘备莫属,当年双方一个在马邑,一个在代郡屯田,做了好几年的邻居,他清楚知道雷公的才能不是自己可以比的!他当年屯垦10万俘虏有刘虞和傅变的支持都差点维持不下去,而雷公带着20多万流民却把马邑发展成为塞上江南,繁华程度甚至堪比洛阳城。这样的内政才能,甚至在大汉都找不到几个郡守可以和雷公比的!
这些年更是学着雷公的一举一动,雷公开荒,他屯垦,雷公建立大量的国营企业,他也建立了纺织厂,钢铁厂,在整个荆州实行盐铁官营,虽然规模没有雷公大,但在大汉境内却不算小,这些国营工厂解决了他征战的资金问题,屯田解决了他大军粮草的问题,可以说荆州有现在的一切,都是刘备偷学雷公的政策的!
同时也让他看出大汉的潜能了,他这些改良雷公的政策,让一个贫瘠的荆州居然可以有大汉一半的财政收入,要是当年整个大汉都实行这些政策,先帝也不至于买官卖官弄的天下大乱,雷公也就不可能发家了!
所以刘备一直都非常关注雷公的一举一动,每年派遣了大量的探子在河北四处考察,不是为了探查雷公的军事行动,让他们传回雷公的各项政策。刘备看看这些政策改头换面一下能不能在荆州实行,所以徐伟开发辽东和在河北之地,举行科举考试很快就被刘备知道了。
科举制度让刘备惊喜,大汉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门阀士族,就是因为举荐制度的败坏,以前是让官员举荐贤才,让各地的贤才为朝廷所用,但现在官员举荐的人才成为了门生故吏,他们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个巨型的门阀士族。
让本是大统一王朝的大汉,居然出现了我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这样的二远君主制度,要知道这是出现在分封时期的制度,大汉分封制度早就灭亡了。
但却被大汉的门阀士族利用举荐人才的方法重现了,这才造成了大汉遍地门阀的情况,甚至出现袁家这样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光门生故吏就有好几千人,这些门阀成为了大汉最大的蛀虫,甚至能威胁到大汉皇室的地位,门阀制度是造成大汉今天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
而要是大汉也用科举制度,从400石的小吏开始就是朝廷选拔的,他们就算不得门阀士族的门生故吏了,这样就斩断了门阀士族对朝廷的控制。要是先帝时期有这样的政策,大汉也不至于乱成现在的样子了。
只可惜刘备思考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科举制度根本不适合现在的大汉,刘备可能撑起两州之地的官吏,还多亏了有杨彪为首的门阀士族帮助,要不然他就会和董卓一样,虽然武力强大,但却不能掌握地方上的政权,让他的势力成为沙滩上的城堡一拍即散。
要是他弄出科举制度,他和杨彪的联盟必定分裂,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汉的门阀士族都会和他决裂,到时候即便他有武力也撑不起现在的大汉朝廷。更重要的是有雷公的威胁,朝廷经不起像董卓一样的动荡了。
但徐伟花大代价开发辽东却是刘备可以学习的,因为他也一直在进行南郡开发,只是他的本钱没有徐伟的丰厚,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移民了几十万人,开垦出上千万亩土地,但光南郡一地的屯垦已经让他受益匪浅了。
大汉其他诸侯都缺少粮食,但刘备这里却不缺少粮食,靠的就是南郡屯垦让荆州多了几千万石粮食的供应!
但当他知道雷公光在辽东就投入30亿钱来开发辽东,刘备就有点着急了。雷公一年的投入就是他的十几倍,如此大的差距,朝廷不是要被雷公拉的更远了。
刘备想要加大对荆州的开发,不但要开发南郡,还要想办法开发江夏郡,长沙郡等江南的其他郡县,这些郡县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光一个荆州就可以征召出30万大军,这样他和雷公就有一战之力了,但资金问题就成为了他头等大事了。
有了朝廷这个吞金大户,他不要说拿30亿,就是3000万钱他都那不出了!而没有钱,屯垦自然难以进行下去了。
这次杨彪和张温他们来说河北门阀士族的问题,却让刘备打开了思路了。逃难来的河北门阀士族虽然失去了土地,失去了门生故吏,甚至失去了大部分的财产。
但他们仍然还是大汉最富裕的一群人,只看他们每天在襄阳纸醉金迷,每人宴饮不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家产不少。
最起码还可以支持他们如此奢靡的生活!要是这些人把他们的家业用在屯垦上,这不就解决了朝廷缺少资金的问题了,这些人也可以继续在大汉发光发热,他们也可以在荆州建立一份新的家业,可以说这是合则两利的好事情!
刘备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好,于是对杨彪他们说道:“这些河北的门阀士族,已经被雷公拔出了在河北的根基,他们的家族想要继续繁荣昌盛下去,就必须在南方开辟自己的根基之地,还有比开垦荒地更好建立基业的办法?荆州到处都是荒地,而且朝廷正好也要开发江南地带,可以说这是对朝廷和对他们都是有利的事情。他们开发荆州可以增强朝廷的力量,让朝廷有实力对付雷公,要是朝廷积累了足够多的力量,打回河北,这不就是帮助他们报仇雪恨!”
刘备的话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