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古代春节(1 / 2)

加入书签

被两人调侃一番,再次从厨房出来的凌云,取来了热乎乎水。

冬天用热水,不论是刷牙还是洗脸,相对于冷水来说简直不要太舒服。

于是凌云心想,若是此时院子里有个井水就好了。

冬天打出来的井水是带有温度的,还冒着热气,可用来洗漱,根本不需要烧水这么麻烦。

他不知道村里的人,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打个井,这样既省时又省力,难道是有什么忌讳不成?

不明其缘由的他跑去问他凌大山,而后得出来的结论却是,挖井不易。

一个井往往需要全村人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

他很不理解,而后从凌大山的话中了解到了个大概。

古代没有现代机械,打井一般是用一根粗木桩底部削尖。

把一口铁锅绑在木桩的下端,在木桩的上部支上一个十字架,几个人推着十字架来回旋转。

随着木桩的旋转,铁锅以木桩为中心在泥土上来回刮蹭,这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土式挖土机。

就这样一点点的把土给刮起来,再一点人工把刮下来的泥土,用篮子提上来。

这种全人工式的作业,需要全村人共同努力,且尚需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打造一口井。

可广平村的村民,一年四季都在忙,实在是没有人有空闲的时间打井。

再说就算有时间的成年劳动力,都会选择外出去找短工,好补贴家用。

只要村里有一口井,就没有人会想着在自己家再打一口井。

听到他爷爷的回答凌云恍然大悟,同时有些泄气,看来想自己打个井愿望是不好实现了。

总不能花钱雇人打井吧?

要是他把这个想法当众说出来,凌家莫不是当他烧坏脑子了。

现在他才能理解,为什么古代水井有些会用铁链来栓住。

因为水井来之不易,使用的人往往倍加珍惜,所以总会采取一些保护手段,防止被别人破坏。

上午刚将春联准备好,凌大山就迫不及待将其贴了上去。

新年的福字是要倒过来贴的,一开始凌云还觉得奇怪,后来一想“福到了”,才明白其原因。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那怕是贴春联、贴福字,也是相当讲究。

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广平村的村民是要到村里的土地庙里上香的。

广平村的村民来自五湖四海,李村长在建村半年以后。

请了一位风水先生看了黄道吉日,在离后山竹林一处地方,找块荒地盖起了一座土地庙。

这座土地庙还兼有祠堂的作用,各家先人的牌位可以放在里面。

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前去烧香祭拜。

土地庙的建立,相当于一个村的祠堂,虽然大家来自各个不同的族群。

但当村长提出这个提议时,全村全票通过,没有一人反对。

有祠堂在,先人的灵位就有了安息之地。

虽然未能让其落叶归根,但也让村民们心安理得,能够安心在这儿居住。

想当初要盖这座土地庙时,村民全部出动,大家热心得很,捐钱捐物,竟无一人落下,可见其重视程度。

等土地庙一落成,前去祭拜的村民自然是络绎不绝。

为了预防村民们为了抢占祖先牌位的位置,村长安排了抽签的方式。

各家祖宗的牌位摆放的位置,随着抽到的标签摆到不同的位置。

因为土地庙的建成,大家一下子安心下来,很少再说起要不要回乡的事。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村里的智谋,只是这么一个小小举动,便让大家有了主心骨,让其安下心在此地定居。

别人家凌云不太了解,但这么多年,他未曾听他爷爷提起过想要搬迁之事。

凌云忙完无事,也还未到早饭时间,便做起了广播体操,活动活动筋骨,不一会儿,全身燥热,不要觉得寒冷。

凌云早先是有跑步的,不过入冬之后就逐渐减少了跑步次数。

在书院还好,场地充裕,随便他怎么跑,虽然别人看见他跑上跑下不停指指点点,凌云视而不见。

身体好才是重中之重,相对于别人议论纷纷,那简直不值一提。

凌云现在晨练的内容只有广播体操和太极拳,太极拳是大学的时候体育课学会的,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除夕夜,凌云跟着凌大仁去拜了土地庙以后就无所事事。

值得一提的是,祭拜土地庙只能带家里的男丁,女娃是没有资格进去祭拜的,可见古代无时无刻不表现出重男亲女的思想。

在当晚的年夜饭自然是美味佳肴,各种各样的菜品摆上桌面,鸡肉,鱼肉,排骨汤,梅菜扣肉……

这就是小孩子亦或是大人,都期待的年夜饭,这时候的一家之主是不会吝啬花钱买菜的,甚至还会多花一些银两,大肆操办,以示庄重。

就凌云来说,这时候的年味十足,虽没有后代的烟花,联华晚会,麻将……但亦有各种各样的小活动。

吃了年夜饭,小孩儿们就一起围在房间里烤火,一直到很晚很晚才去睡觉。

虽然没有现代灯火通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