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舞蹈采访(1 / 2)

加入书签

其实晚会有专门的合作服装设计师,但是陈由认为对于这个舞蹈节目,编舞和服装,是相互影响的。尘↘缘√文?学↖网她需要一个能和她保持同步的设计师,但是官方歌舞服装设计师本身的工作负荷已经很满,虽然不一定敢对陈由怠慢,但多少还是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效果。陈由告诉曾今今,像上一次的春晚演出,她就对官方设计师给做的那身衣服很不满意,但时间来不及也只能穿着上了。听说今年还是他,别别别!!!

陈由和顾钰相处得就相当不错,曾今今觉得,陈由这样的仙女对顾钰来说,一定也是想为她做衣服的类型。两人谈工作之余,偶尔也会谈带孩子的事,这让曾今今老有一种在学校办公室听其他女老师交流养娃心得的迷茫感。毕竟都是单身母亲,虽然她觉着陈由这人是一点母性也没有的。瞧瞧,这都多久了,孩子还没从学校接回来呢。

话说回来,头一个月舞蹈反复修改的原因,顾钰这儿就占了一个,因为她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创意。

传统的鱼尾式舞蹈服,不管是裤型还是裙型,往往是上收下阔,做出鱼尾的形状。但真的跳起舞来,要是遇上一些爱挑刺的观众,把舞者想象成一条鱼,在观众视角,这鱼就是立着的,倒是滑稽了。

虽然舞蹈艺术重在意象表现,不必过度追求具象。但意向表现是发散的,是可变,在以不同形式追求神似的过程中,又讲究一个创新的概念。一类表现形式从初始的创新,到争相模仿,到成为惯例,无法避免的,对于观众,它的观赏性打折了,艺术性也就跟着打折了。因此,从服装上做一些巨大的革新,会成为一个吸引人的亮点。

而顾钰的想法是,服装正面,不需要做过度接近鱼类的设计,只需要从妆容的细节体现,例如彩绘的鳞片。至于服装上真正的贴近鱼的设计,是直接从腰际开始,根据龙凤锦鲤的长尾造型,将后片裙摆写意式地夸张化。多夸张?铺在地上的部分,至少两米长,巨大又华丽的鱼尾。这鱼尾得轻,得飘逸灵动,但又不能完全丧失质感和重量让舞者难以控制。她准备去寻找合适的布料,通过几种材质的叠加或者拼接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让纯黑和纯白不会显得过于单调死板。当舞者起舞的时候,扭胯、鱼尾也随之舞动,如果在正面拍摄的基础上,增加舞台顶部视角的切换,这时候,鱼尾裙摆便能完整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坐在电视荧幕前的观众,他们能看到的,就是更为贴近鱼在水中游的画面。

初听之下,曾今今和陈由不约而同指出了一堆技术上的难点和其中存在的隐患。巨大的鱼尾带来的不一定是华丽的画面,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也有可能会造成舞者吃力地托着鱼尾跑,一心想要控制它却有心无力的局面。可再细想之后,又觉得这样的设计除了它本身的新颖吸睛之外,也能解决不少剧情表现问题。其中最要紧的一幕,就是结尾的阴阳融合,最初就想拼个阴阳鱼图出来作点睛之笔,苦于找不到好的形式,但如果是从上往下拍的视角,配上硕大的鱼尾,再想办法在舞台上设置一些便于裙摆造型的小机关和灯光上的障眼法,或许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就这样,在反复的摸索和不停的尝试之后,作品成形了,虽然衣服还没做出来,但设计稿已经完备,细节满满,华丽异常。

然而在服装送到之前,还只能用类似长度的裙摆代替。导演组那边,第一时间派人过来,现场观看了这场尚且谈不上完整的演出,并进行了一系列交流,预备回去就着手舞台特效的创作。当然他们也带了摄像和采访,对陈由和曾今今的彩排进行专题报道,不论这舞蹈能否通过最终的审核被搬上春晚的舞台,都可作为未来春晚幕后节目的素材。

不过事实上,只要作品在彩排时的完成度不算太差,凭陈由在中国舞蹈界的地位和历年来与春晚的渊源,这节目是不会拿掉的。

中央上的采访,意料之中的中规中矩。曾今今把话说得认真且朴实,偶尔点缀几句假大空,端着舞蹈家的姿态绝不多说俏皮话。单独采访之后,年轻女记者又让她和陈由凑在练功房一块儿做采访,开口就问:“据我们所知,女子双人舞在我们春晚从没有出现过,所以你们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有考虑到这一点吗?做一个女子双人舞,会是一项春晚舞台上的首创。”

陈由答:“没有,选择两个女舞者来演绎,是单独从作品内在需求出发,没有考虑什么首创不首创。而且这方面的首创,说实话也没有什么意义,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如果你不提,我和曾老师都不知道。”

曾今今点头,笑着说:“我还真不知道春晚没有过女子双人舞。真的没有吗?”

记者微笑的脸上泛起一丝不确定:“呃……应该……确实没有。对了,听说当时总导演是邀请了陈由老师出一个舞蹈节目,那么,是什么原因,您又找了曾老师当搭档呢?”

“这个也是综合了几方面原因的。最初她也问过我,你让她说。”

曾今今只好接过话茬:“因为我和陈由老师体型和身材上比较接近,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同时呢,我又是跳现代舞的,和她中国古典舞的理念,通过这一次的合作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恰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