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紫霞岛的建设(1 / 2)

加入书签

到后来才知道,这妹子居然还是一个富商之女,据说是因为私通被迫逃亡的,所谓私通,无非就是想嫁一个自己喜欢但没有父兄之命的男人而已----为了免于被家里人和夫家用石头砸死的命运,这妹子女扮男装混进了勒菲克的贩奴船。

原本完全是为了躲避事到临头的灾难,结果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到了新安城。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在新安城的蓝码头,她被发现是女人后,就离开被投入了女营,然后又因为有文化被女营的管事发现——其实有文化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这妹子长的太漂亮,太引人注目了。

然后老王就及时出现了,再然后,玛格丽特女公爵就收留了这个妹子——当养女,再后面的故事就是俗套了,总之她很快成为老王的“女弟子”……

李俊明知道,老王不来,说明紫霞岛农业方面目前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那么在这随后的大约三到四个月的农闲时间里,自己当然要抓紧时机搞建设。

李俊明随后宣布,每户都要出一名男女轮流参加各种工程建设——当然了,肯定不白干,除了一日三餐外,还按照每日每人平均一钱银子的标准支给工钱。

这个价钱立刻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主动参加,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干一个月就有近三两银子的收入,虽然眼前银子在紫霞岛上买不来多少东西,但这是钱,是财富,而且还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农民,一年辛苦干下来,平均不会有十两银子的积蓄,而现在仅仅是这一个月的工钱就三个月的田间劳苦,如何不让人心向往之?

李俊明和任柯魏东篱李德伟他们商量过,这样做不至于荒废紫霞岛上的农业开发,现在虽然说是农闲,但这个闲不是真的闲得没事做,还是有不少田间地头里的杂活要干的,只是在这个时间段抽调出一部分的劳动力不至于影响农业生产而已。

哥几个打算在这三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至少要干成三件大事——首先是扩建建新钦州和紫霞镇码头,以及被编为二号工程的轨道交通和第三号工程——黑水河露天煤矿和配套的黑水河至紫霞镇码头的内河航运设施。

两个码头建设的重点不是栈桥,而是增加起重设备。

自从王工设计的滑轮组人力塔吊码头塔吊在小万山岛东沙滩码头成功运行后,紫霞岛方面也看着很眼热,几经周折后,王工同意把原来在红码头到人力绞盘起重吊搬到紫霞镇码头——因为王工已经改造出一台更大的绞盘式起重机——以一台烧煤或者木材的二十五马力斯特林发动机为动力,这台斯特林发动机是曙光机器厂最近的杰作,原本属于曙光机器厂搞的第二代实验性船舶动力机,但是因为太过笨重,最后被王工拿来放到船台做起重机动力了。

李俊明在写给孙老和联邦财政部的申请报告里说,制约紫霞岛两座码头吞吐能力的关键因素是货物装卸设备,增加塔吊数量是紫霞岛码头建设的重点工程,根据现在的人口和未来与之相匹配的货物吞吐量,紫霞岛南北两个码头的塔吊数量远远不够。

李俊明认为,虽然目前紫霞岛上人力不能说缺乏,但显然如果仅靠人的肩膀装卸货物,那就太不划算了。

对此红楼方面表示理解,毕竟红楼那边几乎人人都参加过人工卸货,对这项体力活的艰苦和低效率是感同身受,所以塔吊设备在曙光机器厂那边立刻就给予优先级别的制造。

由于王工和骆老板前一阵子联合造过这中设备,有现成的经验和工艺,材料也基本上具备,而且红码头上的大型滑轮组塔吊就是现成的样板,所以仅仅过了两个月,路过的妮可号就给紫霞岛带来了四套这样的塔吊——简易版的。

得到其中设备的李俊明他们立刻动员了岛上一切能干技术活的工匠们,分别在新钦州码头和紫霞镇码头分别安装了两套这种塔吊,让紫霞岛两个码头的货物吞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莫宁顿岛的红码头、新安城的蓝码头、小万山岛东沙滩码头、紫霞镇码头和新钦州码头,都陆续安装上了王工设计的这套由钢木构件组装而成的滑轮组塔吊,其结构和外观很像妮可号上的吊货货杆,只是这个货杆是复合结构,而且坐在一个高高的水泥台子上,整个塔吊的吊装高度正好能适应从骄傲号这类级别的船舶甲板上往栈桥上吊装货物,其安全起吊重量为一次二百公斤,最大安全起吊上限是四百公斤——也就是小半吨。

这种起重设备适合各种码头,王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减轻大伙的劳动强度,不惜动用了溶洞里来自旧世界的各种建筑和金属材料,包括钢材和钢筋混凝土。

后来,华立全振海他们能够提供铸铁件后,这种钢制滑轮组塔吊终于实现真正的“本土化”,只不过原设计中的钢缆都是用粗缆绳替代的,因此一次吊装重量比较低。

据说华立全振海他们已经开始试制钢缆了,这意味着澳洲人的码头上以后会出现更大起重重量的塔吊。

紫霞岛的第二号工程是修建联通紫霞镇码头和新钦州码头的轨道交通,也就是修铁路。

这是紫霞岛的哥几个受到成东的启发搞的工程。

成东打算成立一家铁路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