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沙漏的优势在哪?(1 / 2)

加入书签

曾有人戏言,拿破仑战争中的西班牙战场,之所以英军能够逐渐占据优势,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英国掌握制海权。

每当战事不利,英军就可以上船跑路,从而可以保存有生力量,从而越战越强。

虽然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半岛战争中,制海权对于反法联军的最终胜利居功颇大。

所以,想要掌控海洋,就必须得在海军身上下足够大的筹码。

日常训练,战争洗礼,都会对海军实力造成质的改变。

而风帆时代,战舰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其强大的舷侧火炮火力。

但对于大多数海军来说,舰载火炮的实弹射击训练并没有多高的优先级。

因为火药是较为昂贵的商品,所以对火药的供应也比较吝啬。

这也是大国军队和私军以及海盗之间实力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

究竟训练的炮手和只能在战争中开炮的炮手,水平天差地别。

火药供给不足,导致绝大多数炮手没有精确射击与向移动目标射击的经验。

这就导致很多大型海上会战中,交战双方是在非常近的距离上开火的。

他们不知道危险吗?

当然知道!

但没办法,为了更快更精准的击沉敌舰,就必须要承担这样的风险,努力靠的再近一些。

一般来说,这个世界的炮手,每分钟打出3发炮弹,已经算得上极为优秀了。

而林加德的黑海舰队,对于炮手的要求是每分钟能发射3发炮弹。

更别提他们的精准度,在西瑞的调教下,远高于平均水平。

这样一来,黑海舰队就能更加从容的在远距离进行射击,胜率也将大大提高。

这个时候,编队对其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且因为穿插战术的存在,让黑海舰队的每一艘战舰,几乎都具备单对单情况下,碾压对手的实力。

比你大就用更多的炮弹欺负你,比你小就跟你玩游击战,边跑边打,反正你追不上我。

听起来有些无赖,但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有本事你跳过来咬我啊?

可是,对这个世界大部分舰队来说,找到一个能够更快进入战斗姿态的编队更为重要。

哪怕不需要考虑防空和防海面下,也必须找到一个能够灵活切换巡航和战斗姿态的编队形状。

沙漏型?显然是一个反面案例。

沙漏都见过吧?两头宽,中间窄。

可这个沙漏偏偏还是一个不标准的沙漏,上面窄下面宽,中间的小蛮腰处只有三艘战舰。

林加德抓破脑袋也没想出这个编队能有什么优势?

反倒是想出一大堆粉碎编队的方案,最简单的就是穿插。

等等,林加德一个激灵,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倒是能很好的解释沙漏型编队的优势点在哪。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要明白一个道理,风帆时代的战舰,在打仗前,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

通常,战舰会在交火开始前的一个小时进行战斗准备。

厨房灶火会被熄灭,但在此之前,老练的指挥官会让他的下属吃饱喝足。

然后在战舰上会执行“战前清理”工作,甲板上所有的木质隔板、牲畜、水手箱与其他个人物品都会转移到船体底层的货舱中。

这样就清理出了贯穿整个甲板长度,且没有任何障碍的通道。

别小看这个通道,若是打起仗来,甲板上人来人往,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头扎,都有可能导致甲板一片混乱。

当混乱一旦开始,就意味着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对手那一边。

紧接着,战舰上的小艇均被放下然后系在船尾,而防护网也在上甲板上方张开。

这样可以为交火后被击落的索具掉落提供一定的防护。

甲板还会撒上沙子,以增加摩擦力,因为战斗中满地的鲜血会让甲板变得湿滑不堪。

沙子可以提供摩擦力,至少没那么容易滑倒,一个人滑倒很可能形成多米诺效应,一个跟一个,全船都得跟着出问题。

在火药库的入口还要挂上用水浸湿的毛毯,消防水桶装满水,水泵也要确保随时可用。

火药和炮弹则移到每个炮位旁边,战舰上的枪炮长与他的助手们也准备好持续为炮位提供炮弹与药包。

同时,随船医生和助手也开始在船尾舱室做好外科手术准备。

当以上工作完成后,舰长会下达命令,敲响战鼓,命令全员“各就战位,准备战斗”。

所有人员都将进入其所在炮位的指定位置做好火炮射击的准备,或其到分配的其他岗位上待命。

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是遭遇战,恐怕你没准备完,敌人的炮弹已经降临头上了。

现在的战舰设计,就是用作进行舷侧火炮齐射的。

但是在第一轮射击之后,舷侧火炮通常就可以进行所谓的“自由射击”。

也就是说每炮都要以最快速度重新装填,而不必等待舷侧的所有火炮都准备好再射击。

在炮战开始后几分钟之内,甲板上就会浓烟滚滚。

而敌方射来的实心弹也会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