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醉翁之意,岂在酒乎?(1 / 2)

加入书签

窥得胡垆一身可怕实力的冰山一角后,石宝与邓元觉收了继续试探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履行教主安排的迎客之责,一路引着胡垆通过了扼险而踞的十二座村寨。

胡垆见了这十二座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却暗藏玄机又兼全民皆兵的村寨,暗中与上一世光明顶的七巅十三崖险关做了比较,却感觉一得人和之势一凭天险之利,倒也难说孰强孰弱。

三人来到一座高山之前,山下有一个足以容纳七八辆马车并行的巨大洞口,洞口正上方有一大片山石被修整得光滑如镜,上面由左到右题了“光明圣境”四个足有三尺方圆的大字,字体深陷石壁之内,每一笔都有铁画银钩的雄健笔力,又透出气吞天下的雄浑气象。

“道长,请!”

一旁的石宝招呼一声,和邓元觉一左一右伴着胡垆走进洞口。

洞内初入时甚为广阔,走到后来则逐渐收窄,外界的光线也再透不进来。总算是每隔一段距离,洞壁上都安置了一盏长明不熄的石座油灯。

只是这些油灯散发的光芒也不过能照亮方圆十多步范围,稍远一点之处便是一片昏暗,与“光明圣境”之谓殊不相称。

此洞极其深邃,又兼曲折回环,岔口极多,外人若至洞内,走不了多远便要昏头转向,甚或有将自己困死其中的危险。

石宝与邓元觉陪着胡垆在洞内绕来绕去,结果越走心中越是惊骇。原来胡垆在不知不觉间已超出两人半个身位,竟无须他们引路便在昏暗纷繁的山洞内锁定了正确的路线,绝没有半步行差踏错。

他们自不知胡垆“天视地听”异能的神奇,只是越发觉得这道人深不可测。

三人步履轻盈足下生风,行走片刻后,眼前蓦地豁然开朗且大放光明。

他们一步踏出,已身在一处上下四方皆无比广阔的巨大空间。

这一处完全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山腹内开辟的巨大溶洞顶上,密密麻麻地倒垂着无数如枪戟丛林的巨大钟乳岩,岩石表面散射出柔和白光。数以万计的钟乳岩所发光辉汇聚在一起,将这一方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光明圣境”之谓,于此处方名实相符。

胡垆凭洞幽烛微的敏锐目力,已清楚看到发光的并非钟乳岩本身,而是其表面覆盖的一层不知名的苔类。

在这一方空间的正中处,赫然矗立着一座完全由巨石建筑而成的殿宇,宏大广阔,古朴厚重,又是雄踞于山腹之内,令人倍加叹为观止。

“道长,”石宝在一侧肃然道,“我家教主已在殿内恭候,请!”

胡垆含笑颔首,举步虽两人行入这座大殿。

因为深藏山腹之内,无惧风雨之扰,这座大殿四周并无墙壁,只有一圈巨大石柱撑起殿顶。殿顶亦做了镂空设计,可以令洞顶的白光投射进来。

胡垆举目四望,却见殿内足可容纳上千人的偌大空间,只稀稀疏疏坐了六个人,一人居中坐于上首,一人于下首相陪,其余四人分左右相对而坐。

看到三人进了来,六个人的十二道目光一起落在胡垆的身上。

目光或淡然,或凌厉,或隐含轻蔑之意,或流露愤怒之色。

胡垆神色坦然,悠然缓步上前,向着居中上首安坐,形貌衣着浑似一朴实农夫的中年男子打个稽首,含笑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胡垆,见过方教主!”

此人自然便是明教当代教主方腊。他一直仔细观察胡垆,见他深处本教心腹重地、周遭尽是当世绝顶高手,竟仍由内而外透出从容洒脱之意,全不似有半分警惕戒惧之心,幽深双目中不觉闪过一道精芒,面上却展颜微笑,起身拱手还礼道:“不敢,胡垆道长名闻东京,众口称赞为人间仙神一流人物。今日移尊光临,敝教蓬荜生辉。”

随即便很是殷勤地将身边众人为胡垆一一做了引荐。

在方腊身边陪坐的一个修眉朗目、长髯如墨的负剑道人名为包道乙,却是明教以优礼聘请的一位客卿,地位只在教主一人之下。

胡垆隐约感应此人道法修为绝不在当初的林灵素之下,也难怪能身份能如此超然。

其余此人,便是明教这一代的四大法王,司行方、厉天润、庞万春、方杰,武功修为俱在先天之境。

胡垆注意到这四大法王之前还空着四个座位,其中两个自然属于两位光明使者石宝与邓元觉。

至于另外两个,他也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的属于两位身份还在光明使者之上的副教主王寅与吕师囊。若他所知的信息无误,这两人皆是修为已臻入微之境的武道大宗师。

也只有如此深厚底蕴,明教才能与最鼎盛时期的梁山拼成两败俱伤的惨烈结局——以胡垆的推测,到那时梁山必然已拥有数位大宗师及两位数的先天高手。

待到各人彼此见礼一番寒暄之后,方腊请胡垆在右侧第一个不知是属于王寅抑或吕师囊的位置落座,以示敬客之意,余者亦各归本位坐定。

“道长来得着实不慢,在下这边可是刚刚接到舍妹以灵禽千里隼传来的书信。”方腊笑呵呵地开口,话锋转处却平添几分讥刺之意,“只是为了区区一个声名狼藉的膏粱纨绔,却令道长甘冒风尘千里驱驰,那凭着踢一脚球而幸进的高太尉当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