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立场(1 / 2)

加入书签

就这样,孙思淼开始在京都当中四处奔波,四处碰壁,但一直没有放弃,怀揣着拯救天下苍生的希望。

而朱煊对于孙思邈的出现,根本没有任何察觉,只是每日依旧盯着七座镜子工坊的生产和制作,并且时刻注意那个让玄天拍卖行直接倒闭的神秘势力,以及湖广商会的动向。

哪怕朱元璋昨天和朱煊说出了很多真相,大明皇长孙的这个身份算是坐实了,甚至日后登基为帝,成为一国之君,也并非遥不可及,此时此刻还是要从镜子工坊做起。

在应天府南城的一个普通农户院子当中,当今朝廷的第四皇子,朱棣整个人神情极为紧张,来回踱步,甚至都快乱了方寸。

“怎么办,怎么办,我私自离开北方边境,返回应天府的事情,已经被父王盯上了!”

“并且我对朱煊下杀手,这件事情很明显也已经全盘暴露了,如若不然的话,父王已上了年纪,整日劳累,不可能火急火燎的赶到城北郊外,并且还出现了很多锦衣卫模样的人,那些人,那批势力是我从来没有察觉到的!”

朱棣越是思索,心中便越是慌张,首先,他为了除掉朱煊,来

确保自己日后可以成功夺回王位,号令天下,确实是做出了残杀同族宗亲的血腥之事。

要知道,这种事情对历朝历代来说,虽然屡见不鲜,但全都是在暗中进行,甚至都是等当今帝王死后,众多皇子皇孙才开始夺嫡之争。

如今,朱元璋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大明王朝依旧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在这位开国皇帝眼皮子底下,残杀同族宗亲,已经是死路一条。

其实现在哪怕是把自己的野心提前暴露,那也不算什么,毕竟朱棣手中可是掌握着大明的军队。

这批军队常年守卫在北方边境,同外族蛮夷血腥拼杀,战斗力极为强悍,真要起兵造反的话,朱元璋不一定能镇压的住。

唯一一件让朱棣心中感到悸动的是,朱元璋这次不知从哪里,竟然如此迅速的调集出了上百名锦衣卫。

暗派锦衣卫,是除了朱元璋以及江淮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清楚的神秘势力,是朱元璋用来统治天下的最后底牌和最强工具。

“今日出现的那些锦衣卫,绝对非同寻常,若是和平日之间常见的那些锦衣卫相比,少说都可以以一当十。”

“这批势力

的来历和底细没有摸清的情况下,我便不能直接举兵造反!”

朱棣越想心中越是震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朱棣已经准备了太多的东西,但似乎一切事情依旧在朱元璋的掌控当中。

比如这一次突然出现的暗派锦衣卫,就足以让朱棣感到忌惮,而不敢轻举妄动了。

“主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情况有些出乎意料!”

冯老在门外向朱棣请示,如今的情况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大家心知肚明。

“速速返回北方边境,绝对不能在京都继续停留!”

“并且快马加鞭,传令边境军队,打开洗刀谷的入口,撤去所有防守,引诱外族蛮夷攻入!”

朱棣毕竟也是一个有主见,能够沉着冷静的人,当下便拿定了主意。

并且在发布命令的时候,就已经在命令手下其他人,收拾东西,即刻出发了。

听到朱棣的命令之后,冯老先是心中震惊,接着略作犹豫之后,斗胆开口。

“主子,打开洗刀谷的入口,那边境百姓是要遭殃的啊,外族铁骑可以长驱直入,到时候必定生灵涂炭!”

所谓洗刀谷,是北

方边境一个抗拒外族入侵的关键据点,那里的地势易守难攻。

并且整个洗刀谷,有两座大山相邻,挤压而形成,山势陡峭崎岖,根本不可能有军队通过,就连飞鸟都十分少见。

而这两座大山的后方,就是大明北方边境的开阔平原,这里生活着不少边境百姓,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把根都扎下了,常年累月给荒凉的边境去增添一分生气。

也就是说,一旦外族蛮夷的铁骑,闯过铣刀,贾跃过这两座大山,那便是一马平川之地,手无寸铁的百姓们必将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

而朱元璋当初为了把大明边境给建设起来,特意从关内地区抽调了许多民众,主动向北方边境地区迁移,在那里种植,生产,牧羊,放马,以安居乐业。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暂且将北方边境的荒凉之景加以改善事宜,居住之后,关内和关外便可互通,并无差别。

随后大明军队就可以以关外为根据,继续向外扩张,大明的疆土必定会再次向外延伸,直至把那些凶残的外族蛮夷赶到天边。

从一国之君的立场来看,朱元璋的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并且

有很强的可行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边境地区屡遭蛮夷入侵边境,百姓生灵涂炭,但朝廷依旧在不断的鼓励关内百姓向外迁移的原因。

你们对朱元璋来说,大明军队以及大明的边疆,绝对不能向后退缩,一步永远只能向外扩张。

但凡后退一步,外族蛮夷也不可能勒住缰绳,不踏足大明,不抢夺百姓们的粮食。

自从朱元璋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