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我认为这首歌重新定义了国风(3 / 4)
色。
“钢琴、古筝、吉他、二胡……”黄占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将《囍》的那种‘中西合璧’发挥到极致!无论歌词、编曲,全然不是《囍》可以比拟。是这几个家伙的作品?”
黄占打量着李宗胜、罗群、林西!
混蛋!
天天在我面前说国风写不来,不擅长,结果你们悄悄写出了如此惊艳的作品。
这次苏晨被吊打?
“《埋伏》虽然也很惊艳,但和这首《东风破》比起来,差得远。”李宗胜也在心中思忖。
他也看向黄占、罗群等人。
不要脸的家伙!!暗中偷偷使劲儿呢?一个个天天装作写不出好作品的样子……
五佬们相互猜测着这是谁的作品。
只有黄文山,他愈发觉得这是出自苏晨之手。
与《囍》如出一辙的中西合璧编曲手法。
二胡独奏!
复古的歌词……
“怪物!”他在心里暗骂一声,“脱胎于《囍》,但和《囍》完全不一样!而且这好像是一种全新的曲风……”
“听起来有种独特美感,但是什么给我这种感觉呢?”
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还在歌词和编曲上。
全然没有注意到,这首歌真正惊艳和独到之处!
直播间观众也瞬间疯了。
“太好听了吧。”
“我肚子都大起来了……谁写的歌?你要对我负责!”
“二胡注入灵魂啊!”
“哈哈,这又是模仿《囍》?钢琴、吉他、古筝、二胡……编曲风格太像了!”
“这是模仿?分明就是超越好吗!”
“难道是出自五佬之手?”
“不会吧?不会吧?苏爹开局就要被摁在地上摩擦?”
“二胡间奏直接超神!你有唢呐,我有二胡!唢呐流氓?我二胡流弊!”
“《囍》、《埋伏》、《东风破》,哈哈,歌名一个比一个字多。《埋伏》吊打《囍》,苏爹实现了自我突破。《东风破》完虐《埋伏》,都给我破!”
“琵琶、唢呐、二胡。还是我二胡胜一筹。”
“为什么这首《东风破》就这么入耳呢?前奏响起的瞬间我就感觉这才是我们华夏自己的音乐!”
“编曲超神!作曲超神!歌词超神!”
弹幕密密麻麻。
大家议论之际。
在一次次重复“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之后,琵琶,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加入到了编曲大家庭中。
与歌词交相呼应,营造出别样美感。
王安演唱结束。
二胡再次拉响,婉转悠扬,离愁别绪随着时间延伸,顷刻间让人产生一种时空交叠的错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着二胡声陷入那久远、惆怅、且美好的回忆中……
几声钢琴琴键跳动的声音后。
全曲结束。
以钢琴开始,以钢琴结束。
仿佛一个陷入思念的人,沉湎于回忆中许久,最后终于回到了现实,发出了一声轻轻叹息。
结束了。
但全场寂静无声。
每个人都还沉浸在那优美的词句里,动人的旋律中……久久回味,不能自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国家级作曲家曹文林第一个鼓掌。
然后现场观众、嘉宾仿若才被这鼓掌声拉回了现实,热烈的掌声响彻全场。
直播间的弹幕早就已经爆炸了。
“二胡杀我!”
“间奏和最后的二胡独奏,真的好听哭了。”
“这二胡是唢呐吹出来的吗?注入灵魂!”
“绝了!绝了!还记得《囍》的唢呐吗?《东风破》的二胡虽然有很重的模仿痕迹!但真的炸裂啊!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啊。”
“编曲里的琵琶也好听。”
“建议二胡和琵琶结婚。”
“《囍》让我想学唢呐,《埋伏》让我想学琵琶,《东风破》让我觉得二胡才是永远滴神!兄弟萌,我该学哪样?”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学。”
“哈哈哈,是哪位大佬写的词曲,站出来康康!”
“我想知道苏爹现在的心情。”
“苏爹: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观众们调侃不断。
《东风破》词曲的优秀已经让大家直接忽略了王安的演唱,只是聚焦于歌曲本身。
不知道王安知道现在的情况会怎么想。
歌红了。
人没红。
多伤人啊。
主持人李卿上台,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对《东风破》一番怒赞。
“我虽然是个外行人,不知道这首歌曲中的诸多门道。但作为最纯粹的听众,我想举双脚说:太好听了!太赞了!”
“旋律入耳,歌词抓心。”
“东方古典美和韵味流淌而出,让人不由自主就闭上眼睛欣赏。”
“歌词复古,一字一句宛若古诗,极尽诗人的浪漫。”
听到李卿提及“诗人”,李宗胜、黄占、林西等人目光都落在了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