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色秋日(1 / 3)

加入书签

9月7日,当亨利一行将捕猎得到的野猪熏制完成并且把余料填埋在森林之中隐去踪迹更加深入无人之地时,来自藩地总计高达11万人有余的部队,到达了宛州的边境城池,并且毫无犹豫地发起了进攻。

来自新京的援军迟迟未到甚至没有任何他们已经出发的消息,就连邻近的严州也摆出一副各扫门前雪的姿态。死道友不死贫道,由于严州与宛州之前的保守行为藩地得到了喘息时间,在济州进行策反与强行招募扩张部队过后,如今的藩地军纸面上总数已经超过了严州与宛州之总和。

哪怕这个数字是包含了战斗力一般的乡下壮丁以及为数众多的后勤补给人员,它也是一个纸面上看起来极其骇人的数字。

被斥候们报告的这个数字吓到的人之中便有严州州牧——恐惧于哪怕派遣援军支援宛州也不一定能取胜,他背弃了之前与宛州“只要藩地攻打其中一方,另一方便从背后包抄”的约定,决定一路保守到底。

这种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维是如今月之国直辖州华族相当常见的,因为名义上他们只是在帮皇室管理部队与城池。战败就够惨了,如果损失的部队还是上级的,自己要遭受处罚,人是势必会变得患得患失的。

加上部队如果出去协防宛州,之后他们便没有力量进行自我防卫。有一些小道消息称藩地还有隐藏的神秘力量,严州比之宛州更加接近于海岸线,一旦分兵协防自身的防卫力量也会更弱。

如此诸多因素束手束脚而侧重点又在于“保住自己的仕途”,严州的州牧做出来的决策在当今的月之国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哪怕宛州丢了,死战之中能够削弱藩地军的实力,也许就能让之后他们进攻严州时的攻势相对缓慢一些,也许严州就可以撑到新京的援军到来。

短短数日之内,宛州变成了一处孤立无援的领地。

加之以如法炮制的暴民活动,人数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藩地军本应势如破竹。

但却在这里被阻滞住了。

泰州所发生的事态因为遥远和信息封锁而不为人知,济州的战争因为时机巧妙以及暴民下克上活动的大规模进行缘故如鱼得水。

所以或许在这宛州,藩地是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像样的阻力。

11万人对约3万人,纸面上压倒性的军力却遇到了阻碍的原因有复数存在:一是宛州境内掀起的暴民活动和口粮缺少的问题没有严重到彻底削弱战斗力的程度,相反有些讽刺的是镇压这等规模的暴民反而给宛州武士增加了一些实战经验。

二是宛州境内军队早有戒严,藩地军的到来他们是有做好准备的,不似一开始济州整体毫无防备到最后才组建出零散的小规模部队。

三,则在于宛州附近的地形。

我们早已提及新月洲大陆在来到济州一带后纵深忽然增加,而这片更为广阔的土地却有着许多山峦和密林。尽管名义上宛州所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重镇,但光是广阔的纵深就足以让11万人规模的军队在行进过程中遇到极多的艰难险阻。

陆路纵深无法依赖于船舶等大型载具的快速运输,除却骑马武士以外大部分人只能徒步跋涉。

宛州一方是严阵以待,而藩地军错估了宛州境内暴动对于他们实力的削弱,命部队采取了强行军。

若我们的贤者先生得以用某种视角得知这一切的话,他必定会评判是藩地军的高层因为连战连捷产生了骄傲心理。这种心理再结合对于新京实力的忌惮,忧心于远比自己更强大的援军会到来,便想通过强攻速战速决。

实际上并没有因为暴民活动削弱多少的宛州一方严阵以待,在收到严州州牧“爱莫能助”的回复后他们更是明白了只剩自己的事实。

而宛州的州牧尽管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有些简单粗暴,却很是懂得如何煽动部下。

戎装待发出现在前线的州牧对着部下们如是大声宣讲:

“尔等守卫的是自家的土地,前日牺牲乡民之事乃是迫不得已。身处如今局势,实在容不得节外生枝。”

“那便连带已逝之人的部分,把这片土地给守护好。”

“让那些愚昧胆敢反抗大月神的藩地人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和人武士。”

从后世的角度评判,他们那一开始误打误撞的简单粗暴镇压行为反而成了一种正确的抉择——因为农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早已存在,而济州发生的下克上运动又在他们心中确凿无疑地埋下了种子。

被禁锢的思想一旦解放,一旦他们有了“我们还可以这样做”的选择,那么作出这个选择只是迟早的问题。

没有被大规模渗透、煽动酝酿到更大更有组织的程度就被扑灭,为宛州保存力量应对藩地的入侵做好了前提。

命运长河的流向总是这么地奇妙。明明是在此之前毫无实战经验的宛州武士;明明是连战连捷的藩地叛军;明明从纸面数字来看藩地的军力远超于宛州;但因为一方一系列急躁、骄傲而小瞧对手的决策,另一方则是误打误撞又严阵以待,这场发生于秋日的战争。

呈现出了极度血腥残酷的状态。

仅第一日,藩地方招募来的济州壮丁炮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