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坚壁清野(2 / 3)
,高台守将坚壁清野,前线和硕特营攻势受挫。”
高台千户所漫天黑烟,几乎整块土地都在燃烧的场面,给中军营将领心头蒙上一层阴霾。
坚壁清野自古以来,就是防守战争中极为有效的手段,因为战争中控制土地的是军队,军队有城池保护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攻城军队来说,攻陷城池的钥匙在城外。
说白了,攻城有三个必需品,是人、材、粮。
人是根本,不仅仅军队,也是运送物资的民夫,更是里应外合的人手;材则是木材、石材、工匠、铜铁,一切能制作攻城器械的材料;粮就简单多了,粮食与财富。
明军和后金在辽东战场上打了这么多年,前线的军堡有很多被攻破的,但陷城只有三个方式,第一是内应,第二是围困,第三是守将投降。
因为尽管这个时代火药武器取得巨大进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形势,使攻守双方在攻城阶段的战损比例降低,但攻城手段依然没有质的变化。
在双方都是正规军队的情况下,攻城方无法凭借简单的野炮和长梯取得胜利,制作攻城器械依然是攻城所必须要的准备。
没有人能携带巨大的攻城器械行军。
因此一次良好、有序的坚壁清野,重点在搬不在毁,目的是运走区域内的粮、材、人,能最大限度上减少守军损失,并增加攻城军队的困难,使之停滞、退军甚至在无计可施中丧失士气,乃至最终被趁势击败。
刘承宗一声不吭,把快写完的信在手里团个纸蛋然后扯得稀碎,环顾中军营将领的挫败神情,眉头也皱了起来。
军阵行列的气氛压抑,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事对很多将领来说打击很大,并不是因为坚壁清野造成的后果,而是因为中军营军官的出身。
虎贲营都是军官,而元帅府的战争经历决定了这些人的出身很简单,没有多少固原、临桃、甘肃三镇的边兵,都是陕北民军、榆林和宁夏的边军。
在行军行列中,离刘承宗较近的军官,多多少少都有一份共同经历……曾在延安府的延长、延川等地率领百姓抗税、躲避官军,那也是坚壁清野。
如今他们却成了百姓烧房子也要躲避的人,这滋味不好受。
对士气造成打击自然是坏事,但刘承宗认为也不必如此。
他召集了杨耀、韩世盘韩世友等仍在中军的军官,商议道:“诸位不必因之丧气,坚壁清野的事我们不是没做过,高台短时间不可能以温和手段迁徙百姓,既然杨嘉谟以此手段据守,对我等而言劣势已有,眼下只能跳出高台战场,将目光放至整个甘肃,减少损失。”
“因此我打算做出调令,命莫与京立即率部挺进高台,避免官军将百姓与物资运入城内;魏迁儿部立即扑向郊野,已被官军动员迁徙的百姓,要与之争夺,承诺待高台围城展开,则为其授田置地;尚未被动员的百姓,则颁布安民告示,禁杀掠抢盗,命人照旧务农。”
“就是已经被官军迁往甘州的百姓,也要让其知晓,元帅军过来对其没有害处。”
刘承宗说罢才摇摇头道:“高台不过三四千口,坚壁清野也无非是攻城器械造得慢些,若是有数万口人的甘州诸卫坚壁清野,我们就别想往东走了。”
一众将领对此并无异议,令旗招展之下,命令很快传至前线,莫与京与魏迁儿兵分两路,一时间在高台的水田与旱地上兵马齐出,纵横交错的水网沟渠间处处箭失飚射。
在每一个村庄与每一片田地,一个个打同样军旗的小队往来交战,奔逃的百姓四处逃窜,顷刻间就让整个高台千户所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高台千户城能将一切尽收眼底,看见远处弃郊野于不顾,直奔高台城而来的蒙古马队,杨嘉谟气愤地重重一拳锤在城垛上。
只是看到元帅军的部署,他就知道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坚壁清野的计划被刘承宗搅黄了。
除了气愤,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懊恼,他只看到甘州二营在招募集结时的同仇敌忾,却没想到他们在计划突遭变乱时的紧张……这支几乎统统以新兵组成的军队,不足以应对近敌作战时坚壁清野的重任。
这个战术在进行中本身就是双刃剑,无非看剑拿在谁的手里罢了,这事谁办得好,剑就会砍向另一边。
因此万万急不得,早在下达命令之前,他就告戒王性善与军官们,既然决定坚壁清野,百姓不受丝毫损失是痴人说梦,但老百姓都是忠诚勇敢的大明子民,只要说服军户,并做好转运安置措施,并且感激人们为抗击憨贼做出的牺牲,没有哪个忠君爱国之士能容忍家乡沦陷。
可如今元帅府军队一冲一吓,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军队就慌了,慌了就急,急了就烧,这事就坏了。
更关键的是那些朝高台城跑来的蒙古骑兵,第一时间就给杨嘉谟带来巨大压力,坚壁清野是要把物资和人口搬进城内,城被堵住了,那些人往哪儿跑啊?
也正是这个瞬间,让杨嘉谟意识到一个他们这些人在认知上的巨大问题——尽管他是总兵官,但是在战争经验方面,也许并不能胜过刘承宗。
整整五年,像刘承宗这样次次担任主将筹划战役,东征西讨无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