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 行动安排(1 / 2)
前方群臣中,齐头并进的前两位乃三代朝臣,每代差不多十年,因为紫虚君主多只活到三十左右仙逝,承接下一任君位的基本是同辈公子。可到了卢临父辈一代,同辈公子甚是先逝。谥号象征着“九霄天池”的九泉君,也就卢临一个子嗣,眼见也要辞世,只能活到三十四,便千叮咛万嘱托文武众臣,一定要保他长命百岁。奈何后来……
右丞相戚七明、御史大夫郎代祥这三代文臣的后方,是大良造阳沙占、国尉付建为、左庶长卢伯武、郎中令尹广齐这两代武臣。而就在他们后面的那些,也不乏是两三代的小臣,只是如今他们有个共同点是,都成之没有家人的臣子。听起来像笑话,却其实,是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不久,两国臣子会晤,相互揖拜行过礼,一同朝拜了紫虚君主,卢临命傅御史拟诏,宣:即日起,碎寒改国号为紫虚。
对於右丞相管荣的事情,御史大夫傅靖明试图劝解,彼此在官场分庭抗礼多少年,其中点点滴滴,妒嫉羡慕恨早也化成默契,如果领情就听一句劝,放下成见彼此重新来过,大家仍是同侪。可丞相管荣说,秦晟雄秦相邦在生之日,他承诺过,这辈子只会辅佐碎寒王,若违此誓,死无葬身之地。只不过他没想到有生之年真会有这么一次,且来的这么快,这超乎了他的想象。但是,他不后悔。
对於这毅然决然的语气声势,想必除了天地谁也动摇他不了。后面愿意跟随他的那些文武臣子也未曾吭声。
故此,卢临下令“敬其精忠留下全尸,后日全部刺死。”
登基之事就此结束。
下朝后,军队的事情暂时就交给任轻舟简单处理,仍然屯在点金郡,集中在校场,就当是练兵。在商议之后发下谕旨,后续再做安排。
而卢临急切的事情,是调整官员列位录记。设紫虚御史大夫郎代祥为御史副官「御史中丞」,统领侍御史、诸郡监御史,以纠弹百官;另外,兼「少府」之职。
这两项大职堆在一起很累,光少府一职就忙不完,而他年高五十六。不过卢临早让傅御史为他安排好人手,原来的碎寒少府就设为他的副官「宦者令」,但特许,可以帮他揽下忙不完的所有少府职务;原来的碎寒御史中丞也成为他的副官「侍御」。
至於拟诏传达这一命令的事情就交给了傅御史。
随后便是吩咐各位重臣到他原来居住的曜星宫替名的「正星宫」,良辰殿替名的「光明殿」前来一会。
这一会议,关乎於史记问题的调整,太子、各位公子公主、姬妃的处理问题,或改国号的具体公布时间、及兵力休养、将领调节的问题等等。
为了召开这会议。oO给卫清灵的道歉解释不得已抛诸脑后。
二日朝殿上,由原本宣读诏命的“卫三”,指定成为御史大夫。诏书内容如此——
有关紫虚被灭的历史一律消除,不得有半点痕迹,同理,碎寒占领紫虚的事迹笔录一律不得再出现,违令者斩;
皇后有恩於君主,与太子软禁宫中,食禄不变,但终生不得踏出王宫一步;其他公子公主姬妃格杀勿论;
改国号紫虚之事不得外传,一经发现,违令者斩;
碎寒宫原卫尉军一万不动,增紫虚一万军队入宫。碎寒宫两万中尉军撤出一万,增紫虚一万军队入都城。点金郡外十一万碎寒都尉军不动,紫虚十万军队屯驻邻郡「乙虢郡」、紫虚八万军队屯驻邻郡「玉汾郡」均分归建。由襄侯毕落枫为大将,将军任轻舟为副将,携谕旨前行,共同传达诏命;
半年以内,厉兵秣马养精蓄锐,各郡尉务必练好士卒,随时待命调遣,……
诏书毕。
后来岩烈准时出现在大殿之上,卢临如诺履行,命俞锦棠将涵莺带领出来,并交待,她中了自己的招式,至少还有一月才可动用内力,否则后果严重,不知伊於胡底。
岩烈说,对於你复国称帝我没有兴趣阻拦,你放一万个心。但你曾在我眼皮底下将人带走,害我数日魂劳,这份侮辱我不能袖手。拭目以待吧。另外中护军隗干不会回来了,出於个人礼貌,告知一声。
此次下朝,卢临向卫清灵道了歉,说因为碎寒王没打算留自己活口,而自己也不肯定自己计划是否一定成功。那个时候一切腹案皆在不言中,不向外透露是情有可原的。而说非常不喜欢那四个字,自己到现在还没印象,但如果说了,也并非针对某个人,若有嫌弃的意思,那长兄烙印的记号就不会还留在卢临的左肩上。后来,两人沟通无碍,击掌言和。
随后卢临如实交待,太仆女儿的事是出於自己的作弄,如今事情办妥,他女儿的事也不可再拖着。故然,他想了个法子,派卫清灵替他寻来一名欲死未死,心地又不坏的女子,元神出窍将她的魂魄完整地召了出来。随后便派人将太仆云士俴接进宫来,对他说,把那张红色灵符贴上她的额头,她的神志即可复原。
而其实那张符上什么也没有,是卢临在旁边向魂魄发出命令,令她配合进入。
云妃状态得已恢复,第一句话是按照卢临的要求喊了句“爹”。
太仆云士俴见女儿清醒,以为失而复得,唯恐以后再出乱子,便提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