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针锋相对(1 / 2)

加入书签

东风汽车总部。

这些天,销售部的办公室电话被打爆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东风老总邓建国更是焦头烂额。

自从印度第一天销售火爆后,他就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天印证了他的猜测。

印度这些天的销量就达到1万辆,距离上次日内瓦车展签订的合约数量仅一步之遥。

当初接手宝马公司进口的二手整装生产线年设计产能是20万辆。

就算是一天三班倒,一年能有50万辆就不错了。

而现在一看,仅印度的需求就可能不止20万辆。

东南亚那边需求量也挺大,尤其是四小虎和南越。

他们可不差钱,那边的岛国银行提供的车贷日元利率是真的很感人,只有区区的1%。

一个礼拜都不到,订单总量就已经超过了2万辆。

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大家虽然穷一点,但6万多块钱还是可以挤出来的。

“居然比夏利还便宜一半,这还不买,就真没天理了!”

“大不了就从太平洋银行搞车贷,利息虽然高一点,但无所谓了。”

全国一个礼拜的订单总数,都已经达到了4万辆。

……

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年产能至少要保证到100万辆以上。

当时在车展签订的合约都是保证一年内交货,倒不担心违约。

但是产能跟不上,难道就要放弃其他市场吗?

他真的不甘心啊!

东风的订单并没有保密,当然,保密也没用。

该知道的,肯定会知道。

整个桦国汽车工业界都是一片哗然。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东风一家的生产订单就足够吊打他们所有之和。

搞不好,最后还会超越他们三、五倍。

毕竟,国内市场就这么大,东风车好卖了,他们肯定就惨了。

这些人也是人精,猜到了东风产能很可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趁着这时候,他们就赶紧联系了宝马公司。

但是宝马的回复,却令他们失望了。

因为按照与东风签订的合约条款,至少要满两年后,他们才有再授权资格。

两年?

你妹啊!

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也凉了!

这一回,大家都坐不住了。

有些人狗急跳墙,找合资伙伴寻求帮助。

他们要求合资方提供最优、最便宜的整车方案。

铃木摇了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他们的车在主战场正被东风死死摁在地上,拼命的摩擦。

直到现在,连头都没抬起来,怎么可能过来帮忙?

马自达则非常傲娇的表示,他们对低端车型不屑一顾。

日产现在可是恼羞成怒,他们的巨额投资可能要打水漂了。

郑州日产在今年开春后生产了D21系列的皮卡车。

价格非常感人,居然要23万。

说实在的,那车仅凭外观就比不过路虎。

路虎丑是丑一点,但霸气啊!

除此之外,不管哪一方面都比D21要强不少。

怎么比?

看到这样便宜的车型,还准备加入进来的丰田和本田顿时都怂了。

尤其是丰田,日内瓦留下的阴影实在太大了,至今都无法抹去。

国内所有的汽车厂家心都凉了。

这怎么可好呢?

所有的一把手决定,集体上京求公道……

姜余收到了东风老总的求救电话,希望他能够提供更多的生产线。

姜余把锅甩给了桦国第一机械集团。

这可是十几亿元的大买卖,第一机械集团当然不能放过。

他们派出了京都第三机械厂前去磋商。

柯马全自动工业生产线,第三机械厂可能不能完全复制,但解决一半还是问题不大的。

路虎和瑞虎生产要求也不高,完全可以凑合。

姜余在电话中暗示邓建国,以后最好考虑在海外合资建厂。

每年单单是运费和海关税都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虽然效率可能不及国内,但只要控制住了发动机生产主动权,利润应该不会比整车出口少。

从这段时间的订单数量来判断,东南亚和印度阿三们对这种质保五年的柴油发动机的热衷程度太过于疯狂了。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内的制造和维修工业水平太落后了。

加上他们国内崎岖不平的道路,更加容易对汽车造成伤害。

五年质保承诺就尤为珍贵了。

发动机不坏,其他的小玩意,小部件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不是还有超便宜的进口原厂配件吗?

所谓“原厂进口”,都是大路货,换了个标签而已。

仅仅这一项,东风汽车都要赚个盆满钵满。

因为东风汽车的爆款销量太震惊了,以至于宝马汽车都被人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宝马汽车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真正的中产阶级。

20万的起售价,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