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号外!(1 / 2)

加入书签

天命唯汉第一百四十一章 号外!

关中,云阳县以南,地势渐渐平坦,奔流翻滚的泾水在这里冲出群山,浩浩荡荡流向渭水。

泾水左侧修筑有围墙,不间断有士兵巡弋的地方,正是瓠口,也就是郑国渠的引水点。

刘盈本来是想要在这里以北的地方,重新建造一座引水点,毕竟泾水之中携带的泥沙过多,经年累月堆积抬高瓠口取水点,从而影响到引水量。

但萧何召集了掌管天下水利事务的都水长和都水监以及大量的老水工组成专家团,跑到瓠口深度调研了一番。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取水口还能再安稳使用至少二十年……

所以,本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原则,刘盈那厚厚的几十页包含论证、设计、施工动迁的计划书,就直接被萧何当做垃圾扔了……

当然了,这主要的原因是计划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如何支付工程款项,比如可以分期贷款,再比如用诸如矿山以及其他没什么卵用的土地抵债……

嗯,在汉武帝搞出盐铁专营之前,汉朝的山川河泽之利在名义上归皇帝所有,只不过是‘利’,也就说渔民捕鱼、樵夫砍柴贩卖之后,征收的杂税归皇帝所有,而不是土地。

严格意义上来说,土地是国家的,贩卖土地的权利是丞相所代表的官府所有,土地的租税收入直接归属于国库。

当然了,实际情况可能很复杂,具体是个什么样的结果,需要看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博弈。

而当矿山到了刘盈手中之后,他将采矿和冶炼贩卖等程序剥离,每年只需要随便甩两个贩卖矿石征收的杂税给刘邦,至于剩下环节产生的利润,除了如数向国家交税之外,则归属于刘盈个人……

国家吃的饱饱、工人吃的饱饱、刘盈吃的饱饱,唯独某人以泪洗面……

泾水西岸,刘盈驻马而立,眺望了一下远处的瓠口,再度看向远处的山峦之时,脸上显现出了几分挣扎的神色。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而造成产生这一现象的,则是因为人类活动而导致泾水流域的森林被破坏,原本的沃野千里被雨水冲刷切割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然后,水土流失逐渐加剧,再加上间冰期的气温骤降,雨水稀少,郁郁葱葱、周人因之发迹的丰腴之地终于变成了后世黄土高原的样子。

刘盈的挣扎在于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黄土高原的泥土将会随着河流一路向东,最终沉淀在黄河入海口,增大山东半岛的面积,从而使得国土面积增加。

嗯,事实上,整个华北平原都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唯一制衡母亲河为华夏增加国土面积的因素,其实是渤海湾的自然沉降……

如果没有后者的干预,辽东半岛也许早就和山东半岛连成一片了。

当然了,内海的丧失会导致中国失去罗马的强宣称,不过这个不重要……

代价自然是黄河中段的地上悬河,随时有冲出河堤,洪水滔天的风险。

刘盈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这么个有利有弊的想法,提前开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行动。

比如他在修建新城和长安城民居的时候,选择使用砖混结构替代原本的木制结构。

当那些有钱人因为沉没成本,而不得不接受自己将要住进的是从前他们一直当做坟茔的房子之时,心态就会瞬间发生改变。

只有乡巴老才会住在小木屋里,砖混结构的房子才是YYDS……

再这样的舆论下,刘盈接连又开了好几间水泥工坊,排产的订单已经摞成了小山……

如此,就可以免去许多参天大树被砍掉修建房屋。

嗯,其实农民也不傻,并不会轻易砍伐树木。

毕竟一棵大树持续生长,每年都可以捡到不少的枯枝败叶当做燃料,而且树长的时间越长就越值钱!

而综合治理的第二个点,则是推广蜂窝煤。

其实古人早就知道煤炭这一种可以燃烧的矿物了,只不过没有产生大规模使用的原因,在于大块的煤炭需要长时间的引燃,而小块的煤炭诸如烟煤之类燃烧后会产生呛人的气味。

所以煤炭就成了穷人用不起,有钱人不想用的东西。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日常用作燃料的秸秆柴草基本不花钱,前者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而后者则是地上捡的。

所以木柴消耗量最大的,其实是城市里的手工业者或者是小商贩等城里人。

嗯,有钱人个体消耗量大,但总体数量少,基础资源的消耗量完全比不过数量更多的城市中产。

举个栗子吧。

自宋朝之后商贸就极其发达的广州,据资料记载,那里的人家一年使用的木柴大约是四十五担,重量约为两吨,木柴的价格大约是米价的十分之一。

至于来源,则主要是城市周边的四乡地区,既番禺、花都、增城、从化。

按照明朝人的记录,比如书成于嘉靖年间的《香山县志》:自花树坑以东、南台以南,多深山大林,或穷日行,空翠濠淳,杳无人迹。嘉靖中,异县豪右纠合乡氓,无所不到,其矩木以为材,其杂木悉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