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铁甲战马(1 / 1)

加入书签

“铁甲战马、铁甲战马!”

此时左翼后金军发出一片惊呼声。原来明军有一队骑兵皆是人马披了铠甲,组成锋矢阵势勇猛突击。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无人能挡。

这些具装重骑兵是杨林除了五门重炮以外另一个“杀手锏”。人马铠甲一部分来自在雅儿古寨的缴获,一部分来自库存和自己打造。这些骑兵由苏赫巴鲁亲自统领,多数都是蒙古大汉,能骑骏马也能披重甲。可惜因为铠甲较重人马只能进行短程突击,是破阵的重要力量。

在杨林看来,老奴不是常说自己是完颜金朝的后人吗,那么就让他们尝尝完颜家“铁浮屠”的滋味儿。

此时叆阳城南外的积雪几日来早已经被踩实了,因此对明军骑兵来讲正适合进攻。只见他们这队铁甲骑兵在前,其他轻骑兵在后,只是一个突击就击破了后金军的左翼。有的后金兵被铁甲战马撞得当场昏死过去,还有的被马蹄践踏乱了心神。

这个时期的后金军在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劫掠集团,要是形势顺利那么战力爆棚。可一旦遭到沉重打击和挫折,那么士气和人心就会乱起来。

这几天他们攻城失利又折了副将扈尔汉,再加上今晚主将被气得吐血不能指挥战斗,士气低落的不得了。之所以坚持到现在纯是靠着一口蛮勇之气撑着。

明军铁甲骑兵人数虽少但是犹如一柄锋利钢刀,直接将后金军的左翼从中间分开。如果进一步突入,那么他们将与右翼明军会师,彻底将后金军整体一分为二。

阿敏派出去的百余亲兵属于精锐的“巴牙喇”骑兵,相当于战场预备队,战斗力很强。他们迎着明军铁甲骑兵毫无畏惧的冲过去。

明军铁甲骑兵在装备和速度上占优,刚一照面就有数名巴牙喇骑兵被明军挑落马下。但巴牙喇骑兵们也知道,他们要是挡不住明军骑兵就全完了。因此依靠数量优势拚了性命与对方厮杀在一起。其他后金军见机整顿阵势发起反击,配合“巴牙喇”骑兵堪堪稳住了战线。

与此同时,跟在铁甲骑兵身后的明军轻骑也不甘示弱,立刻增援上来上来。双方刀来剑往打成一团。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跟我冲锋!”

苏赫巴鲁不愧他的名字,身披重甲位于锋矢队形的最前面,手持虎枪左突右杀势不可挡。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敌兵死在自己枪下了,总之就是看哪里都是红的。面前的巴牙喇骑兵很是顽强坚韧,前仆后继悍不畏死。他们与明军铁甲骑兵的区别就是战马没有披甲,导致在与对方厮杀时战马往往最先伤亡。

苏赫巴鲁率领铁甲骑兵在巴牙喇骑兵中往复冲杀十几回合,人马上下浑身浴血,已经看不出本来颜色了。其手下骑兵也是同样如此,可敌军阵势就是没有崩溃。

其实后金军左翼士气已经达到极限了,就在崩溃的边缘。他们当中许多人是第一次遭遇明军铁甲骑兵,心理上是极为震撼和惊恐的。而且这种残酷血腥的战斗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极大的压力。要知道多数明军都是不堪一击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今晚这仗纯是硬仗、死仗,许多后金兵一辈子都遇不到几次。别听后世有些人鼓吹他们什么无敌,面临顽强敢战的对手同样懵逼。这一点从他们自己的记载上就可以看出来。可囿于严酷野蛮的军纪和对胜利后肆意烧杀掠夺的贪婪,促使他们咬牙死战到底。

此时后金军三千人马都已经投入了战斗,震天的杀声响彻天际。因为明军攻势猛烈,阿敏正全神贯注盯着正面和左右两翼战场的局势。就在这时,一支明军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后金军身后。

阿敏对来自身后的危险毫无察觉,他认为自己只要坚持到天亮就可以看清明军的阵势,到那时再选择突围方向。他判断杨林为了消灭自己,一定把所有兵力都派出来了。殊不知这正是自己希望的。

其实阿敏这个想法是从他的角度考虑。如果从更高的格局和角度来看,后金军之所以能连胜明军和蒙古各部落,其他的不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明军从上之下腐败无战力;二是蒙古各部是被明朝分化打击、贸易禁运了二百多年,不仅实力衰退各种物资也很匮乏。造成军队装备简陋战力下滑。这才让后金捡了便宜。

阿敏身后这支明军由杨林亲自率领,成员大部分来自还乡团、侦缉队和夷丁队。为了迷惑对方他们还用满语告诉对面是自己人不要放箭。结果就在后金军疑惑之间,他们已经来到眼前了。

等阿敏发觉身后这支队伍有诈的时候已经晚了,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了进攻。最先遭到攻击的是由轻甲弓手组成的后军。这些弓手正在奋力射箭支援前方同伴的战斗。他们身上的锁子甲并不能挡住明军钝器的打击。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倒在地,阵势一下子就混乱起来。

还乡团、侦缉队和夷丁队本来对后金是怀有较大仇恨的,这种仇恨在杨林不断鼓吹的“部族主义”下被无限放大。他们与明军官兵一样身披甲胄、手持大盾和各式武器,对后金军轻甲弓手展开凶猛无情的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