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军攻城(3 / 4)
靠着火药催动的火炮炮弹大。
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明军基本上是不会带这种东西行军打仗的。
还是那句话,现在装备革新了,这种落伍的装备他们看不上了。
但是,哈密国这种西藩小国是装备不起多少火炮的,他们的城池里还放着不少投石车。
现在这个时候,不用白不用,让这些东西闲着也是闲着,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不管怎么样,这些东西还是能对敌军造成一定的伤害的。
接下来,明军的抬枪枪子和投石车抛出的巨大石块纷纷落在了察合台汗国的先头部队上,又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杀伤。
一名察合台汗国的弓箭手正躲在楯车后面跟着部队向前冲锋,结果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中,顿时口吐鲜血而亡。
所谓的抬枪就是大一号鸟铳,枪管比鸟铳要长,里面的火药也多,子弹在枪管里面的加速度也大,因此可以飞行的更远,威力也更大。
这款武器算的上是明清时期的明星产品,甚至到了曾国藩与天平天国作战的时候,它还在发挥作用。
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这个年代的大狙,只不过它的准确性要比后世的狙击枪差多了。
实话实说,这款武器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远,其准确性也是基本上靠蒙。
两百步是抬枪的有效射程,明军的抬枪手在接到长官的命令之后,纷纷地扣动了扳机。
下一刻,只听得“砰砰砰”的几声枪响,一排排抬枪的子弹,就打向了察合台汗国的阵地。
察合台汗国的军队虽然有楯车,但是,明军站在城头上,属于从上往下的俯攻,还是有很多角度去打击敌军的。
抬枪的准头虽然差,但是架不住明军的抬枪数量多,有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一排排抬枪打下来,还是有不少察合台汗国的士兵中枪倒地的。
一名察合台汗国的长枪兵正在跟着自己的刀盾兵队友向城池的方向推进,这时候,一枚抬枪的子弹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直接命中了那个察合台汗国的士兵的胸口。
那名察合台汗国的士兵心里骂了一声倒霉,就直接倒在了血泊里,嘴里吐了不少鲜血,一句遗言也没有说出来。
察合台汗国的主将吉仁泰目测距离差不多了,便扭头对站在自己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我们的火炮呢?别他娘的只挨打,也让明军尝尝我们的厉害。”
察合台汗国作为西域的大国,底蕴也是很丰厚的,有不少火器的存量,只不过,他们的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不了同一时代的明军。
这个时代的大明,还是领先于整个世界的。
察合台汗国的主将吉仁泰不会用自己的大炮去跟明军搞互轰,他没有这么傻,就凭他手里的火器想要跟此时的明军硬刚,肯定是得不到什么便宜的。
他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用自己手里的火炮来对城头上的明军进行一定的压制,好让他的士兵在向城头推进的时候,能少受对方的伤害,以减少自己的这边的伤亡。
现在,他的军队已经推进到距离哈密城二百步以内了,再接着往前推进的话,明军的火枪弓弩等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个时候再不压制明军,他的部队就会付出更加巨大的伤亡。
察合台汗国的火器营在接到自家主将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立即跟着前锋营推进,在距离哈密城墙三百多步的地步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是他们的有效射程,察合台汗国的火器兵也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使命:第一就是破坏敌人的城墙,第二就是压制敌人城头上的火力,保证自己的攻城部队能够安全迅速地推进到哈密的城墙下面。
在接到自家主将的命令之后,察合台汗国的火器营冒着明军的炮火,开始迅速地架好炮位,瞄准了哈密的城头和城墙,发射起了巨大的炮弹。
“轰轰轰”几声炮响呼啸而来,明军的阵地上瞬间飞来了一波察合台汗国的铅弹。
下一刻,只听“咔嚓”一声,明军城头上的阁楼被敌军的铅弹砸中,几块木板随即掉了下来。
负责守卫西门的正是哈密城的副将常茂,按照明军的惯例,一般城中主将不让城头,而是带着预备队在城中的阁楼之上居中指挥,并且随时支援各个城门。
而城中的副将则是负责最为危险的城门的防守,只显示他们与城池共存亡,与士卒同生死的决心。
当年朱文正防守洪都的时候,作为他的副将的邓愈就是防守最为危险的抚顺门。
常茂作为哈密城的副将,自然是义不容辞地留在了城中最为危险的地方。
此时,又一枚铅弹飞来,直直地砸到了哈密城西的城墙之上,将城墙砸出来了一个大坑。
好在哈密作为哈密国的国都,哈密王在这里经营日久,城池修的还算是非常坚固的。
那枚铅弹只是在城墙上留下了一个大坑,并没有对墙体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常茂身边的亲兵是他自己召来的精装,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当初瓦剌进攻甘州的时候,他曾经作为民壮上城头给明军搬器械粮草。
因为表现的很英勇,还得到了官府的赏赐。
然而,他虽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