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统治之道 -(2 / 3)

加入书签

粮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景川侯想过吗?”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景川侯曹震身为明军的百战之将,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明白,只是青海适合农耕的地方不多,他一时也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粮食问题,便向朱桂抱了一拳,道:“启禀殿下。

这个问题臣也考虑过,只是,青海之地适合放牧,不适合农耕,臣只能在有限的地方进行屯田,尽量多打粮食,若是还有不足的地方,就只能依靠河西来支持了。”

坦白来说,景川侯曹震说出的这个方案很中肯,青海之地本来就不适合农耕,若是屯放大军,粮草方面,河西还是得给予支持的。

朱桂不会就因此认为青海是他的负担,因为每一块地方都有它的用处,就看你会不会用了。关于解决青海的粮食问题,朱桂心里倒是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他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便一脸郑重地对景川侯曹震说道:“景川侯,我想你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曹震先是一愣,然后又忙向朱桂拱了拱手,一脸恭敬地说道:“请殿下明示。”

朱桂笑了一下,淡淡地说道:“谁说我们汉人解决粮草问题就一定要靠农耕?你听说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吗?他令赵国人学习胡人的风俗和骑射,使得本来很弱小的赵国迅速强大,这么经典的案例我们为什么不学呢?

汉人难道就不可以放牧吗?汉人难道就不可以住在帐篷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吗?

你去传寡人的一道教令,今后凡是愿意来青海定居的汉人,每户给牛羊百头,令他们放牧为生。

另外,凡是屯驻在此地的军士,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也要兼职放牧,在这里就不要再把自己当成原来的汉人了,非要吃粮食喝茶叶,你们也可以吃肉喝奶酪。

最后,寡人这次攻破了拔都所部,获得了大量的妇女、俘虏,这些妇女就先紧着留守在青海的军士赏赐,俘虏也拨给你们一些,让他们帮你们放牧,如此一来,再加上种地打出来的粮食,你们的吃穿应该就够了,如果再不够,寡人还是会支持你们的。”

景川侯曹震听完这些话,心里不由地一振,这个王爷的心思也太活套了吧,不过,他说的也很有道理,谁说了汉人就只能种地,游牧民族就只能放牧。

现在,很多草原上适合农耕的地方也被那些游牧民族种上了地,以丰富他们的口粮,他们既然能种地,那汉人为何不能放牧呢?

朱桂的这个思路其实还是来自于邓爷爷的改革开放,谁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经济,那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有市场经济?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听到朱桂的这个方略之后,景川侯曹震心里便更有底气了,若是按照朱桂提出的这个方法,将会解决屯驻青海的大军的很大一部分口粮,他肩膀上的担子也会轻很多。

朱桂见景川侯曹震听进去了,心里也轻松了一些,便正式下令,道:“景川侯,现在寡人命你留守青海。寡人会给你留下一万精锐骑兵,两万步军精甲,你要牢牢地镇守在这里,巩固我们的战斗成果,扫荡拔都的残余势力。”

对于朱桂的这个任命,景川侯曹震也早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了,青海刚刚平定,肯定是要留大军镇守的,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大将除了他以为,朱桂还真找不出其他的人来。

曹震虽然上了岁数,但是建功立业的雄心仍然还在,忙向朱桂抱了一拳,道:“臣领命,请殿下放心,臣不会辜负殿下的嘱托。”

朱桂缓缓地点了点头,笑道:“寡人相信你的能力,没有别的事情的话,就请先下去吧。好好准备留守工作。”

曹震确实没有别的事了,便又向朱桂抱拳行了一礼,道:“末将领命。”

曹震退下去之后,朱桂便又想着如何建设统治青海,自古以来,统治一个地方都要文武并用。

武力首先是基础,但是不能只靠武力,只靠武力的话第一容易引起内部的矛盾,第二容易使武将做大,难以控制,安史之乱和民国时期的军阀政治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在安排景川侯曹震率大军留守的同时,朱桂还决定要派一些文官来管理地方事务。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忧心忡忡地对宰相赵普说道:“现在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尾大不掉,该如何是好?”

不想赵普并没有太过为难,而是很简单的说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地方上军政分开,节度使不得干预地方事务,所需的钱粮不得自行征调,而需由朝廷拨给,更不能干预地方上的干部任免。

如此以来,只要在钱粮一端卡主他们,那他们也就犹如婴儿需要母乳一般,乖乖地对朝廷俯首听命了。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赵普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太大,但是单从他给赵匡胤出的这个主意来看,他就是个有大才的人。

现在的朱桂也想效仿赵普的办法,在青海施行军政分开的制度,不仅派曹震等人分别守卫青海要地,将来还有派文官来管理这里的人口钱粮,以此来制约武将,如此以来,武将就没有坐大的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