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情况(1 / 2)

加入书签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宣府巡抚刘永祚身上。

刚开始的恼怒,到最后的心平气静,再到最后的平静接受,同样的决定静观以待。

……

大同镇总兵府。

总兵王朴眉头紧皱,听着自己的幕僚给自己分析,前几天宣府张家堡这场行动的带来的情况,和当前此事引起局势的一系列变化。

一位和王朴关系亲近的总兵标营游击说道,“大帅,这位周提督对大帅这是不信任啊。看看这次的兵马调动,都是其本部兵马和其在山西的亲近人马,大帅可是要多加小心了。”

王朴眉头一皱,摆摆手道,“本帅虽然是受其节制,但本帅官职的任命、升迁、纪功等皆不受其影响,节制有限。像其这样党同伐异之举,只会让其惹祸上身而已。”

那位游击又再次说道,“周大虎此人军功卓著,已经封了伯爵,深得圣恩,大明现在边关不宁,流贼肆虐,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机会,大帅应当和其拉近关系,这样子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再加上其兵力鼎盛,难保在战场上,不需要对方搭救一把。到时候关系好坏,结果会大不一样。还有万一和建虏作战,有了败绩,有人帮忙说话和没人帮忙说话,结果也是大为不同。还请大帅考虑。”

一旁王朴的幕僚也是插话道,“大帅,张游击所言有理,世上无不败将军,交好一位百年来第一位靠军功受封世袭的伯爵,圣恩之隆的伯爵,对大帅有利无害。”

王朴听到此话,面目一沉说道,“本帅倒是不排斥和其交好,只不过此人对我好像有所成见一般。本帅与其打过数次交道,那时崇祯七年,他还是一员参将,就很自高,对我这个总兵不冷不淡的,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人。”

“那大帅……”幕僚轻声问道。

王朴摇摇头,眼睛看向前方,缓缓说道,“顺其自然吧……”

……

宣府总兵府。

由保定总兵转任过来的董用文,脸色难看的听着手下和幕僚的汇报。

这次在张家堡的大规模行动,他作为此地防区的一镇总兵,事前竟然是对此一无所知。

作为在家乡本地镇守的总兵,对新任提督周大虎此事做法,心中有诸多不满。

但是在去年崇祯九年建虏一战时,他是知道这位周提督的兵马实力的。

他董家是宣府前卫人。

他爷爷董旸以战功累官游击将军,嘉靖间俺答攻滴水崖,力战而死。

他大伯董一奎,学业成就后袭父职,最初任宣府游击。嘉靖乙卯年(1555年),升任指挥佥事,历任宣大、宁武、古北、延绥、洮岷总兵。

他父亲董一元,历任蓟镇游击将军、石门寨参将、宣府古北口副将、宣府总兵、昌平总兵官、保定总兵、蓟镇总兵官、延绥总兵官、辽东总兵官、御倭总兵官援助朝鲜。

作为宣府当地将门世家,董家在当地影响很大,而近来几任宣府总兵都不称职,就是这个原因,朝廷才会将他调到宣府就任总兵,佩镇朔将军印。

作为地头蛇,周大虎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漠视了他的权力,也不给他面子。

但他深知这个周提督的实力,心中不想出头得罪对方。

但这个面子得挣回来才行。

他想了想,大声道,“来人,让董云过来。”

不一会,董云就急急赶了过来。

董用文道,“董云,你带一百兵马,到张家堡去看看情况,查清情况回来立即汇报。”

董云拱手一礼就要往外走。

这时,一旁的幕僚嘱咐道,“记住,只看不说,人员低调行事,不可张扬,不得与周提督的兵马亲卫发生任何冲突。”

董云看向上座的董用文,看见其微微颔首同意后,便抱拳一礼大步而去。

董用文看向自己幕僚。

幕僚说道,“大帅,宣府虽然是你驻守的汛地,但是现在情况却是宜静不宜动。大帅虽然是镇守此地的总兵,但上面还有更大官员驻守在这里。上面还有镇守太监魏公公,巡抚刘永祚大人、总督卢象升大人,他们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尤其是总督卢大人,调兵得于卢大人同意才行,否则就是私自调动兵马,而到现在,卢大人都没有任何的出面,大帅,不可轻动啊、何况周提督提督三镇,又是超品伯爵,深得皇上信任,这次行动绝不是私动兵马查缉,可能是上面的授意。”

“大帅三思!”

董用文点点头,他也是为官将领数十年,岂能不知有关利害?只是碍于脸面,一时有些生气而已。

静观其变吧!

……

阳和总督府。

卢象升正听着刚从张家堡回来的塘马汇报互市查缉的有关情况。

“都堂大人,周提督扣了所有的互市商人,封了张家堡和来远堡,开始一一详细检查所有商人的货品,凡是有所违禁者,皆是逮捕审讯。”

随即这位塘报压低声音说道,“周提督在蒙古商人中,抓获了数名建虏,听说这些建虏之人,这次和蒙古一起过来,以蒙古人的名义,采购大量物资,经过蒙古,运回辽东。这次查缉,发现大量的违禁物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