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用人名单(1 / 3)

加入书签

一旁一直不发声的温体仁突然严声道,“实甫,慎言。我们内阁是替皇上办事的,不要参插个人的意见。一不小心话语传了出去,容易造成文武不和。”

“周提督是朝廷的栋梁之将,深受朝廷信任和器重,这些事情是周提督按程序上报朝廷的,是正大光明的正事,何来居心莫测?”

“名单怎么样?自有皇上定夺,大家勿扰。”

辅臣林釬,字实甫。

几位辅臣皆是不再言语,默默做事。首辅这话在理,他们只是拿个意见,没有决定权。不过在他们想来,皇上应该不会同意其请求的。

下午,周大虎的这封奏疏就送到了宫内司礼监。

同时,辅臣钱士升也接到了崇祯皇帝的切责批语,顿时如遭雷劈,脑之中轰的一声,心中充满了恐慌惧怕,心中惶惶不已。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钱士升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随后便在恍惚中告了个假,回到了官宅,脑子渐渐清醒,也镇静了下来,慢慢考虑起皇上的切责来。

随即想通了,低声道,“还好,还好,皇上只是切责,没有治自己的罪或者下狱。”

不过他知道,自己的阁臣当不成了。

不过也好,朝廷之内非争不断,党同伐异,自己也干的不痛快,回家也好,倒是可以多享一些清闲。

很快一份引罪乞休的奏疏写好,他准备立即递入宫中。

……

乾清宫。

司礼监又新送上来两份奏疏。

一旁的秉笔太监王承恩知道,这下午送来的奏疏必定是重要的大臣、阁臣或者军情才会加急送来,要不然一般的奏疏,下午到的,都会与第二天才呈递朱批。

王承恩接过奏疏翻阅一看,第一份是阁臣钱士升引罪乞休的上疏。

王承恩冷冷一笑,沽名钓誉之辈,咎由自取。

他估计皇上会立即批准。

第二份……王承恩越看越脸色难看,这上面有几个人,是皇上非常痛恨的人,这个周大虎真是个搞事精,这不是给皇上添堵吗?

像这个钱龙锡,崇祯三年次辅,因袁崇焕牵连下狱,罪名乃是朝堂之上最让人忌讳的罪名“私结边臣”,下廷议,死罪,最后大臣求情,皇上开恩,遣戍定海卫。

想到这里,王承恩不知道皇上会有何脾气而发。

还有哪些,不少都是罪臣罢将,这个周小子要这些人干什么?

虽然王承恩不看好周大虎的请求,但他还是立即将两份奏疏报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哦,这是周爱卿送来的奏疏?”

崇祯皇帝拿在手中,若有所思。

这次山西的改革除弊他也是一时激动和害怕而做出批准的。后来想想自己还是有些冒失了。

他原本想到山西刚刚清剿完流贼,加上平阳府一地还在饥荒,本没有什么多余想法,但是周大虎的突然介入,自己出钱进行救灾,很是惊了他一把。

他派出了锦衣卫暗中探查,得知周大虎在去年击败流贼后,就当即留下了三万余石粮食在平阳府。

难道对方有先知未卜的能力?

这不可能!

也许是对方想将这些粮食变成现银吧。

不管是什么,这次平阳府大灾,对方能够在朝廷前面发现饥荒大灾,又能立即不犹豫地拿出这么多粮食赈济灾民,可见心性纯良,心系朝廷。

乃是忠义之人。

有这一位潜力将军坐镇山西,山西倒是乱不起来。

自己很是放心。

再加上巡抚吴甡老成持重,配上一个年轻有冲劲的强力将领,也许会在山西干出一些名堂。

他自己平时博览群书,尤其是史书看的最多。历代王朝的兴衰他都非常仔细的阅看过,并重点分析过,想来想去,最后发现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干。

一动则会牵涉朝堂之争,连朝堂百官这一关都过不了。

他内心有些崩溃。何其哀也!

他连足粮足兵都做不到,哪敢妄动。

他知道朝政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这得条件成熟下,缓缓图之。

现在最为紧急的是兵事对建虏连战连败,时刻危及京师,只要兵事上能够稳住,那局势就不会坏得太狠。

国事就不会日益败坏。

所以,他对突然崛起的一名良将周大虎是充分信任,倍加恩宠。不管其说什么过头话,甚至是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冒犯龙颜的大逆不道的话,他都一笑带之。

他作为天下之主,只要对方忠于他和朝廷,为他杀敌守国,别的他都能容忍和答应。

可是如今他看着手里的这份名单,心里是无比的发苦。

不批,周爱卿是个年轻人,真正的年轻人,冲劲十足,他不想打击对方的积极性,也不想在其心中留下一些嫌隙。

作为一个有冲劲朝气十足的年轻将领,只可鼓,不可泄。

批准答应吧,他皇帝的脸面和朝廷的脸面有些挂不住。

朱由检叹了一声,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半天之后,朱由检抬头看着身边的王承恩道,“大伴,周爱卿请用的这些人,你怎么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