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人祸(1 / 3)
“我……”周大虎楞了一下,便笑道,“家中连我一共三口人。”
“唉……”中年汉子长叹一口气,说:“人少负担小,好生活啊。”
周大虎抓住机会问道:“大叔,你家生活怎么样?”
他瞅了一眼这个小子,心说小屁孩瞎问什么,但想想现在闲着无事,自己也睡不着,聊聊也无妨,还能放放心中的苦闷之气,便道:“生活么,紧的很,家中有十五亩山田,好年景一亩打一石粮食,交完朝廷赋税,够吃,打点短工也能改善生活。“
“年景不好时一亩打百十来斤,顾不住生活,只好去挖野菜,上山打猎,打短工,还靠媳妇织布补贴家用,勉强度日,饿不死、吃不饱。只要没有天灾人祸,便能生活下去。”
说完,又长长叹了一口气,一脸惆怅。
周大虎惹人厌的打断了中年汉子的惆怅,“大叔,什么是天灾人祸?”
周大虎想印证一下自己所想的问题与中年大汉想得是否一致。
自己山寨民众以前靠出山劫掠补贴生活,现在靠自己管理山寨;山寨万众一心抗旱,使山寨粮食收成不错,而山寨百姓生活由山寨统一分配粮食等生活物品,根本无法从中得到真实的百姓生活境遇。
这会影响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判断和今后自己制定行为准则,马上就要去彰德府了,需要一些真实的百姓境遇资料,来作为自己的行事的依据。
中年汉子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的小子,“这孩子脑子缺根弦”,中年汉子如此评价周大虎的提问,但他还是决定耐心的给这个可怜的孩子解释清楚。
“天灾,就是老天爷降临的灾难,比如我们得病、瘟疫、洪水、大旱、饥虫……,人祸吗……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流贼盗匪、兵祸……”
周大虎像个傻子般的嘿嘿一笑,接着问:“大叔,天灾厉害还是人祸厉害?”
中年汉子听见猛地一拍大腿脱口而道:“这还用说,当然是人祸。”
“天灾年年有,大小各不同而已,我们的老祖宗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扛一扛就过去了,不行就到别处要饭乞讨挨一挨也行,总会过去,过去就好。”
“唉……,人祸就不一样了,咱们这些小民势单力薄,人微言轻,身轻命贱,遇见贪官污吏,便会生活维艰,难以过活下去;一遇见地主恶霸,就会家破人亡;流贼盗匪犹如饥虫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兵祸一到,轻则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重则,遭遇血光之灾,全家命丧黄泉,尸骨无人掩埋。”
“天灾会过,人祸难去,人祸——身边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粘上,像臭狗屎一样遍地都是,让人防不胜防。”
周大虎听着心中万分沉重,从这位辛劳的大叔这里,周大虎了解到一个真相——明末人祸大于天灾,天灾、小冰河期、饥荒都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是朝廷暗弱无力,大明万里江山经历两百多年下来,积弊丛生,锈迹斑斑,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党争不断,军备不整,卫所糜烂,而使外有凶寇建虏犯明抢掠不断,使北方一片狼藉,元气大伤,内有流贼到处流窜,不事生产,所过之处,百业凋零,民众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致使灾上加灾。
至于天灾,大明地域广大,此地有灾,别地无灾,此地灾大,别地灾小,朝廷地方不能形成一股绳,不能使劲于一处,再加上士绅特权太多,赋税难征,全压在小民身上,不能相互调剂粮食资源,焉能不灾,焉能不乱。
周大虎悄悄离去,一脸凝重走向山寨,边走边思考自己到彰德府怎样作为。
首先得取一个官身,一个有实权且能屯田练兵的官身,韬光养晦,利用朝廷资源不断壮大自己,搜罗一些朝廷弃臣、罪臣、致士大臣和德高望重之人,默默蓄聚力量……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麦客已经离去,新麦摊开晾晒工作铺开,周大虎和护卫营充当摊手,数百人一遍一遍的摊翻麦子,又把翻晒好的麦子趁热入仓,这样可以保存三四年,而不用第二次翻晒。
千户所千户朱士彦找来的租田之户,也开始在收割完的天王寨所有的山田里播种秋粮,这些租田所得,全部委托朱士彦收取转交自己。周大虎也想过把这些田地免费送给贫苦百姓,但是仔细一想觉得不妥当,意外之财可能会害了他们,就此罢了。
三百多辆马车和一百多辆牛车已返回天王寨,崇祯六年六月二十日,周大虎看着身后的天王寨,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最后看了一眼山寨,心中说了一声,再见后!转身朝着县城疾速走去。
嵩县前往洛阳的官道上,周大虎正在和朱士彦话别:“朱大哥,小弟有一言说给大哥听。”
他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小弟认为山西流贼会很快渡河进犯河南省西窜豫西之地,老哥要早做准备。”
言及于此,周大虎不会再多说什么,至于朱士彦相信多少,能做多少,都不是他能所管的。
话别,周大虎翻身上马,向朱士彦一礼,调拨马头向东北方向而去。
朱士彦看着周大虎一行人押着大队马车渐渐离去,心头五味杂陈,若有所失,长叹一声,翻身上马,便骑行便想着周大虎最后说的那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