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鸿雁传书(1 / 3)
长安。
赵牧提前派遣回京的信使,终于抵达长安。
直接前往兵部,向兵部侍郎杜如晦禀告。
收到消息,得知赵牧即将班师回朝,杜如晦直接前往皇宫。
年前,收到郭孝恪传回的书信时,赵牧才打下萨珊半壁江山,现在信使带回奏折内,赵牧率兵不光打下萨珊,还打下北面的可萨,占领拜占庭好几郡。
这么劳师动众的远征,还有取得不俗的战绩,关键时间不长,朝廷负担的起,这等军功,也就赵牧能行。
何况,赵牧书信内,已经物色好出征的将领,表明赵牧不想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此时大事,他必须马上进宫汇报给皇上。
皇宫内,李世民心情不是很好。
这半年,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夺嫡之争愈演愈恶劣,不断拉拢朝廷势力,除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岑文本等几人没有参与,朝廷官吏已经渐渐分成太子一派,魏王一派。
太子的势力集中于朝堂,魏王的势力多为地方官吏,和朝廷底层官吏。
处理政务时,两派常常争执不休,严重耽搁施政,所幸一年来朝廷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过,对于皇子夺嫡,李世民还是非常重视的,毕竟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他最不想自己儿子之间骨肉相残。
这日,李世民批阅奏折时,内心又不爽起来,太子一派官吏检举魏王以诗会的名义拉帮结盟。
嗨。
李世民轻叹口气。
幸好当下大唐内部四海升平,诸将镇守四方,没有什么危险发生,不然的话,皇族内斗,严重消耗大唐国力啊。
气恼中,杜如晦走进书房内,李世民见状,询问说:“克明,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杜如晦身体欠佳,本来已经退出内阁,怎奈长孙无忌做的越来越过分,他又让杜如晦进入内阁,执掌兵部,也算是敲打长孙无忌,侯君集等。
“陛下,好消息,大好消息,岐王派人送回奏折,月余内班师回朝。”杜如晦询问。
李世民嗖的站起来,急声询问:“你确定?”
杜如晦汇报:“千真万确,有奏折。”
李世民快步走下玉阶,接过杜如晦送来的折子详细阅览,少顷,李世民惊呼道:“好小子,朕到底是低估他了,灭了两国,还是两个帝国。”
杜如晦补充:“还有歼灭了另一个帝国五万精锐,占领另一个帝国两郡。”
这等战功,即使李绩亲自率兵出征,也未尝能达到这种地步。
李世民来步,托腮思索,良久朗声说:“信中落款的时间是三月初,现今四月末,说起来,赵牧六月前肯定回来。”
杜如晦点点头:“基本如此。”
这时,李世民不淡定了。
赵牧西征,这是盖天之功啊,怎么赏赐,不光是赵牧,还有李绩,李道宗,苏定方呢。
幸好时间充足,他有足够时间考虑怎么赏赐赵牧。
李世民招来宦官,下令对方通报礼部,做好迎接赵牧等人的准备。
随之,望向杜如晦说:“赵牧归来,肯定声望大增,希望他不要卷入到皇族夺嫡之争,不然朝廷肯定血流成河。”
“陛下,岐王向来慎独,不参与皇族之事,这一点,陛下完全无需担心。”杜如晦说:“当下,最重要的问题,赵牧打下两国,两地大唐百姓过于稀少了,不迁徙百姓,即使霍王和当地世家联姻,也恐难长久维系。迁徙,派兵之事,必须提上日常了,何况,赵牧已经找书信向陛下举荐好些人,微臣来时详细考虑过,全是忠诚可靠之人,绝对值得信赖。”
迁徙百姓?
派兵驻扎?
此事李世民已经和房玄龄,杜如晦商议多次,基本已经定论,已经选出百万人,计划迁徙过去,同时制定详细的迁徙方案,计划几年内,至少迁徙过五百万人。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当初,他考虑赵牧夺取萨珊,西征的目标也是夺取萨珊,不料赵牧不光夺取萨珊,还攻陷可萨,连拜占庭帝国北部也归大唐。
五百万。
肯定远远不够。
必须重新规划,甚至说,未来几年内,朝廷处理政务的重点之一,即源源不断迁徙百姓,至少达到千万级规模。
“唉。”
李世民轻叹口气,笑着说:“赵牧在长安给朕找麻烦,不在长安也要想方设法给朕找麻烦,克明,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我又该忙起来了。”
杜如晦面含笑意,朗声说:“这种忙,微臣愿意,既能巩固疆域,也能缓解内忧,百利而无一害。”
李世民轻轻点头:“你说得对。”
以前,朝廷百官不支持西征,担心劳师动众,白白浪费钱粮,赵牧说域外扩疆,迁徙百姓,能减缓朝廷内忧,减轻各地土地之争,他以为赵牧随口说说,但情况的确属实。
他刚刚继位时,或者说贞观十年以前,大唐各地偶尔还爆发起义,几年来,大量百姓出海,或者迁徙到关外,域外,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江南西道等地各类起义渐渐减少,特别是河北道,情况大大好转。
未来几年内,依然有大量百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