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尽人事,听天命(1 / 3)

加入书签

对,说说的你想法?李绩追问。

吐蕃之战,朝廷小范围商议,即决定出兵作战。

赵牧作为神武军,狼骑统帅,肩负极大压力,但他们作为朝廷内阁官吏,肩上的压力岂能小呢。

大捷。

实现预期目标,自然皆大欢喜。

兵败。

朝廷不光折损数万精锐,内阁官吏恐怕让百官的口水淹死。

皇宫时,朝堂文臣武将齐聚,皇上询问赵牧战果,赵牧为打消百官疑惑做了浅显分析。

他二人作为武将,心中清楚事情绝不简单。

赵牧边饮酒边思索,神色坦然,淡淡的说:伯父,尽人事,听天命。

能做的,他全做了。

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皆为悍将,依然不能灭掉吐蕃,只能说吐蕃乃大唐宿命之敌。

这家伙什么话。李绩不悦。

李道宗更生气,喝道:说人话。

他们内心火急火燎,赵牧却打哈哈,活生生把人能气死。

非要听吗?赵牧问道。

不听谁请你喝酒,老子钱多得慌吗?李道宗怒斥,恨不得暴揍赵牧。

行吧。

赵牧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放下酒杯,不疾不徐的说:论钦陵乃禄东赞之子,其家族在吐蕃地位仅次于王室,这论钦陵自幼受到良好的军事素指导,更深受禄东赞言传身教,是名出色将领。

不过,他的对手是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阿史那忠等,此战注定取胜希望渺茫。

渺茫,表明仍有希望。李绩点点头。

他知道论钦陵家世,也清楚苏定方,席君买等厉害。当年,盖苏文乃朝廷劲敌,依然葬身于苏定方,薛仁贵之手。

论钦陵年轻,军事造诣未必超越盖苏文。

然而异地作战,敌众我寡,天时地利人和,唐军仅占其一。

朝廷世家官吏啰啰嗦嗦,不容他不焦急。

你说说,对方机会来自何处?李道宗询问。

急什么,我等处于长安,着急也没用。赵牧白了眼李道宗,这吝啬的家伙,同样为皇亲国戚,同样为王爷,出手阔绰方面和李孝恭差远了。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说:早前,苏定方派人送回捷报,已迅速杀向乌海城。小侄觉得,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等征战,肯定也清楚吐蕃兵多将广,以逸待劳,唐军若欲取胜,唯有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不过河湟谷地前去乌海城道路险阻遥远,不利于辎重车马前行,非常容易丧失战机,所以苏定方才留下薛仁贵率两万神武军守护辎重,粮草,命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地,保护粮草辎重安危。

而苏定方,曹继叔,席君买亲率主力,轻装奔袭,奔赴乌海城。

吐蕃方面似乎没有料到苏定方轻装上阵,大胆挺进,所以狭路相逢时,吐蕃军猝不及防前锋惨败,伤亡众多,苏定方等乘胜追击,杀向乌海城。

若无意外,现今乌海城已归唐军控制。

目前,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等执行的计划,皆为他们合力商议出来的策略,步步为营,逐步蚕食。

你这么有自信?李绩问道。

非小侄自信,实乃朝廷早在数年前,已经做好准备。赵牧胸有成竹的说。

你是说吐谷浑之战?李道宗问道。

说起吐谷浑,有他的功劳。

没错。

赵牧重重点头,朝着李绩,李道宗说:吐谷浑对经营河西走廊,陇右,西域等地多重要,小侄不再叙述。当说乌海城,此乃通往吐蕃必经之路,占领后像颗钉子钉在吐蕃家门口,唐军的粮草则源源不断抵达,为继续挺进做好充足准备。

若论钦陵自乱阵脚,肯定必败无疑,若他临危不乱,迅速调兵遣将布防,也许勉强能一战。

是啊,乌海城太特殊,太重要了。李道宗点点头,急声说:论钦陵乃禄东赞之子,他焉能自乱阵脚,肯定不惜代价夺回乌海城。

李绩盯着赵牧说:你该晓得吐蕃兵力达到四十余万呢,苏定方部仅五万神武军,即使带上阿史那忠部,才勉强达到十万之众,相比较依然是敌众我寡,若各方就位,乌海城很容易沦陷。

哈哈哈,伯父多虑了。赵牧仰首大笑,反问说:敢问伯父,论钦陵从何处调兵?

这个...

李绩望向李道宗,二人面面相觑有点结巴。

这时,他们深深意识到赵牧为何说吐谷浑的重要性。

没错。

当年未能占领吐谷浑,或吐蕃控制吐谷浑,论钦陵必然从吐谷浑的伏罗川和伏俟城两地调兵,绕过苏定方镇守的乌海城。这一来,苏定方失去补给线,唯有退出乌海城。

今两地早在唐军控制中,除非论钦陵的三军长上翅膀,否则休想绕过乌海城。

你小子。

李道宗盯着赵牧,捋着胡须打心眼佩服。

当年,派征讨吐谷浑,其目的为惩罚吐谷浑世子偷盗玉米,争夺吐谷浑产的棉花,打通河西走廊,朝廷上下反复争论,最终是赵牧陈述利弊,坚持征讨吐谷浑,李靖,侯君集率军一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