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苦口婆心(1 / 3)
没有?
长孙无忌面色吃惊。
三日之期将近,毛遂自荐的人不少,赵牧没有选拔贤良吗?
赵牧对皇帝安排这么不上心,莫非计划随意找几人糊弄皇帝。
也不对啊。
赵牧做事向来严肃,不管说精益求精,却绝不马虎大意,特别是皇帝安排事务,他皆出色完成。
长孙无忌神色狐疑的望向杜如晦,低声询问:克明,莫要隐瞒啊。
哈哈哈,若有贤才,老夫高兴还来不及呢,焉能隐瞒呢。杜如晦说。
纵然长孙无忌没有直接说明自己意图,他也猜出七七八八。
作为外戚,太子娘舅,随着诸皇子渐渐长大,长孙无忌把更多心思花费在教导和巩固太子地位上。
皇帝选贤,他比皇帝更上心,其意不言而喻。
唉...
长孙无忌内心轻叹口气,抱拳说:老夫该去趟郡王府。
说话间,长孙无忌起身向外走去。
这时,杜如晦低声说:无忌,留步。
闻声,长孙无忌折身询问:克明,你想起什么吗?
杜如晦走到书房门口,探头向外打量,确定没有外人,这才拽着长孙无忌回到书房内。
瞧着杜如晦神秘兮兮的样子,长孙无忌内心焦急,莫非适才杜如晦有所隐瞒,这会儿准备悄悄告诉他。
克明,你我乃至交,有话不妨直说。
杜如晦端起茶杯品茶,思考着该怎样开口说起,少顷,他放下茶杯低声说:无忌,你越界了?
越界?
何意?
长孙无忌面色疑惑,不懂杜如晦何意,难道对方不高兴他来吏部询问,干涉吏部之事吗?
起身惭愧的说:克明,老夫为陛下担忧,抱歉了。
是吗?杜如晦面色古井无波,轻声质问:是为陛下担忧吗?
这时,长孙无忌再傻,也猜出杜如晦何意。
看向杜如晦,不知对方何意,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很好奇吗?
杜如晦平静的面孔浮现出微笑,淡淡的说:无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可记得皇后病重时说了些什么话?
你是说?
长孙无忌猛地一惊。
皇后病重时,告诉皇帝说长孙家没有什么功劳,因为她和皇帝结为夫妻,长孙家才飞黄腾达,希望她去世后,消弱长孙家权力,从而保全长孙氏。
本来他计划皇后病逝后,进宫向皇帝辞官的。
幸好赵牧妙手回春救回长孙皇后,这一年多来,他非但没有辞官,权力更没有被削弱,皇帝东征时,还总领政务,辅佐太子,可谓位极人臣,一时风头无两。
今杜如晦重提旧事,长孙无忌内心猛地一惊,紧张的说:克明,你建议老夫辞官避祸吗?
无忌,你是聪明人,理当比我更清楚,太子继承皇位,皇室诸王之争,皆为皇家事务,你我作为臣子,即使你为外戚,太子没有继承皇位前,也理当和太子保持距离,以免引起陛下非议。杜如晦说。
古往今来,外戚没有什么好下场。
强如骠骑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霍光两名外戚,老年处境皆凄惨。
今皇帝盛名,决不允许百官插手储君之事。
长孙无忌理当明哲保身,专心教育太子,而非为太子鞍前马后。
一次两次,皇帝还可能视而不见,多次触犯皇帝逆鳞,肯定引起皇帝震怒,到时候,自身难保,更牵连太子。
长孙无忌神色尴尬,望向杜如晦有点无言以对,端起茶杯喝茶掩饰自己的窘迫,少顷,靠近杜如晦说:克明,谢谢你提醒,老夫收敛些。
这一年来,蜀王师从苏定方,军事造诣飞速进展,而皇帝马上夺天下,偏爱于擅长军事谋略皇子,反观太子,政务出众,军事平平,若非嫡长子,若非皇后,恐怕....
何况随着皇子陆续长大,诸王陆陆续续返回封地,唯独蜀王李恪,魏王李泰,皇帝特意留在京城内。
他能不担心吗?
最关键苏定方背后站着赵牧,赵牧背后站着二十万精兵悍将,和朝廷大量文臣呢。
但凡赵牧向皇帝表他支持蜀王,皇帝可能临时改变主意,重新立储君。
太子势单力薄啊,他不能不为太子考虑。
无忌,你还是没懂。杜如晦低声说,歪头靠近长孙无忌说:陛下东征时,你私下回见赵牧,拉拢赵牧支持太子,消息传到陛下耳中了,尽管陛下没有龙颜大怒,但也对你非常不满。
老夫,确定不是赵牧?长孙无忌询问。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反观赵牧,掌握二十万精锐呢,年轻一辈将领皆出自于赵牧麾下,皇帝怀疑,也该率先怀疑赵牧啊。
赵牧,为何是赵牧?杜如晦轻笑,淡淡的说:赵牧乃太子太傅,又是蜀王,魏王的老师,送太子一份功劳,又让蜀王去军营听课,一碗水端的很平啊。倒是你急不可耐带着太子去军营,表现的再明显不过了。
这...
长孙无忌结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尴尬过。
杜如晦滔滔不绝说:你我皆清楚,凭借赵牧的能耐,但凡有称帝的念头,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