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甩袖离去(1 / 3)

加入书签

朝堂。

内阁争论,各抒己见。

赵牧竖耳聆听,密切关注同僚的建议。

发自内心而言,他支持李世民派军横扫奚族,契丹。

目前,大唐有以雷霆之势横扫两部,拔掉昭武九姓的军事力量。

北疆广袤草原归唐所有,将成为大唐放牧之地,仅需数年肯定马匹充足,牛羊成群,必然为唐军远征打好基础。

一举多得。

一众文臣驳斥,让北伐扑朔迷离。

什么朝堂出师无名。

什么唐军乃仁义之师。

这些借口成为北伐的巨大阻力。

赵牧默不出声,静观其变。

文臣武将喋喋不休,争得面红脖子粗。

论讲道理,武将哪是文臣的对手,魏征,萧瑀等引经据典,把各卫将领驳斥的哑口无言。

鼠辈。

目光短浅之徒。

侯君集气的面色涨红,瞪了眼魏征怒哼。

兵者国之大事。

他担任兵部尚书,对军务之事焉能不察,怎敢无的放矢。

怎奈嘴笨,辩不过唇枪舌剑的文臣。

酸儒。

一群酸儒。

李道宗,李孝恭,柴绍等暗骂,这群文官太腐朽了。

龙椅上,李世民面色愤慨。

自从赵牧赠予他地图,他制定粗浅的军事计划。

本来计划直接公布于众,将军挥师北伐,怎料引起轩然大波。

武将战意浓浓,斗志昂扬,魏征为首的文官依然抱着仁义之行为矣。

李世民不容置疑的说:大唐域外,邦国林立,诸卿该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些。北征势在必行,一来永久消除北方威胁,二来神武新军也该活动活动了。

语声刚落,李世民冲着赵牧说:赵牧,你觉得呢?

他计划派赵牧率军出征。

赵牧赞同的话,魏征,萧瑀恐难反驳。

赵牧支持北伐,支持攻城掠地。

突闻李世民提议让神武军活动活动,他顿时觉得事情不简单,分明是计划让他率军出征。

从南方游历回来,他有诸多事情要做呢。

赵牧一眼扫过百官,直言不讳说:北伐事宜,穷则战术穿插,富则覆盖射杀,弱则包围击垮,强则斩首抄家,我支持斩首抄家,永绝后患。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唯有把危险抹杀在萌芽状状态。

李世民品着赵牧的四句话,微微颔首。

好个强者斩首抄家。

作为将领就该有这份霸气。

胡闹。

简直胡闹。

萧瑀气愤,厉声呵斥。

陛下,切莫听中书令所言,北伐契丹,奚族,唐军出师无名,外邦怎么看,不义之师,不义之战,容易种下仇恨的种子。萧瑀进言。

纵然半年前,他惨遭皇帝百官,驱逐出朝廷,今他不惧再度被罢官也要阻挡陛下的冲动。

仁者无敌,不义之师焉能凝聚三军。王珪说。

闻声,李世民说:事情赵牧做,骂名朕来背。

我去。

要不要这么直接。

赵牧悄悄白了眼李世民,这么说着实把他往火坑推。

他瞪着王珪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朝廷赏罚分明,赏赐厚重,怎能没法凝聚三军。

中书令,李帅西征...

王珪质疑时,李世民突然起身,朗声喝道:退朝,退朝。

北伐前,文官反驳。

西征前,文官依然反驳。

北征契丹,奚族,文官再次反驳。

李世民气的满腔怒火,恨不得杀鸡儆猴。

陛下。

王珪叫道,李世民直接甩手而去。

顿时,王珪,萧瑀,魏征等望向赵牧,萧瑀道:中书令,你怎能支持陛下北征呢?

天下才安宁几日啊。王珪附和。

呃...

怪我吗?

赵牧不悦,难道是他怂恿皇帝征伐吗?

萧阁老,常言道文死谏,武死战,本官身为将军,不支持皇帝北伐,难道建议皇帝向奚族,契丹割地求饶吗?多年来,北境边塞百姓死亡不少,既然朝堂有机会,有实力,为何不报仇呢。

至于道义,敢问能当饭吃吗?

古往今来,边塞部落历来欺软怕硬,中原王朝强大,一个个俯首称臣,中原王朝衰弱时,即刻派军南下,难道教训还不够吗?

该彻底改变这种循环的局面了,既然陛下建议北征,此战定然永绝后患。

你们不同意,不妨迁移去边关,死守国门啊。

对于军事,赵牧向来主战。

他不懂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

谁敢惹他,斩草除根。

萧瑀,魏征,王珪等面色难看,赵牧所言,何止不给他们面子,简直戳他们脊梁骨。

这时,李孝恭帮腔说:陛下的提议没有错,是该解决北方边患,最好趁着诸将还能战,一并解决高句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焉能不战。侯君集说。

某也支持。李道宗说。

萧瑀,魏征望向房玄龄,杜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