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皇帝问计(1 / 3)

加入书签

李孝恭内心恼怒。

试问是他自愿前往吗?

是赵牧靠着宅院贿赂他,诚心邀请他去授课的。

现今反而嫌弃他了。

四面官吏闻声,纷纷仰首郎笑。

伯父,小侄绝对没有此意。兵者,诡道也。有将领擅长打顺风战,有将领善战打逆风仗,也有将领善于治军,或有将军善于打歼灭战,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书院学子皆为大唐未来的栋梁,理当博采众长,提前了解各类战役风格。

小侄邀请其他将领来书院授课,也能减轻伯父负担,他们授课,咱们喝茶。

李孝恭听赵牧说的头头是道,好像没有敷衍,不由得哈哈大笑说:也对啊!

论指挥,他不如李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论冲锋陷阵,他不如李孝恭,程咬金,秦琼等所向披靡。论练兵治军侯君集有自己一套策略。

再者李承乾,李恪,李泰等皆为贵胄,大唐未来的希望,是该博百家之长。

贤侄所言颇为有利,众皇子学习的确要吸纳各家所长,为自己所用。房玄龄支持赵牧的建议。

李世民听说赵牧的提议,欣慰的说:这建议不错,朕觉得武将来讲学,文官也该前授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哪怕培养出几名干吏名臣,都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太子贤达,继续留在书院听课,肯定博学多才,成为合格的继承人。

程咬金挺身而出自荐道:陛下,臣愿前去书院授课。

臣才疏学浅,也愿去书院渐渐军事。李道宗说。

臣亦愿意去书院讲学。侯君集欣喜的说。

武将热情高涨,一众文官不甘落后,萧禹,魏征,房玄龄纷纷表态,希望前往书院传道受业。

李世民听着欣慰,当场赞同:这个简单,朝廷内阁,各卫大将军,六部尚书,每月抽一日来此讲课,为朝廷培养更多贤才。

喏!

房玄龄等领命。

这时,赵牧突发奇想,狡黠的说:陛下,各卫将领来书院授课时,我建议,聚集长安军中年轻将领来此旁听,开阔见识,提高军事素养,届时,我抽空撰写几本兵书,大家畅所欲言探讨。

妙啊,太妙了,朕准了。

李世民赞同。

老将授课,讲述作战策略,更好的传承兵法,比死读书,读死书强得多。

关键他期待赵牧撰写的兵书,能否媲美《神武纪要》。

闲谈片刻,李世民向百官道:玄龄,克明,玄成,无忌留下,段纶,派工部官吏尽快制造曲辕犁,活字印刷,剩余的人回去吧。

喏!

百官颔首领命。

临走时,萧禹好奇神色好奇的瞥了眼李世民。

程咬金长臂搭在李孝恭肩膀,朗声说:君集,道宗,去河间郡王宅院瞧瞧,争取混一顿晚膳。

对,是该宰他一顿。李道宗附和,谈笑中勾肩搭背离去。

百官离去,皇后,公主移步内院。

雨亭内,仅剩李世民,赵牧等人,顷刻间清净不少,赵牧端起酒杯给他们斟酒,边喝边询问:陛下,有何要事,搞的这般神秘?

李世民朗声说:听闻你提议推广科举制,朕希望再商讨商讨。

哦!

赵牧敷衍的回道。

却有点惊讶,李世民竟然没有死心。

房玄龄,杜如晦四人深色凝重。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分定姓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四个贵族世家,获得与皇室通婚资格。

多年来,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

消弱世家,无疑是虎口拔牙,稍之不慎,朝堂掀起腥风血雨。

李世民决定与赵牧等密探,也是有此顾虑。

发觉赵牧吊儿郎当,朗声说:此前朕与玄龄等商议过,但消弱世家阻力很大,你建议推行科举制,消息一出世家肯定群起反驳,欲推行科举制,必须先消弱世家,你有何良策?

是有些策略。赵牧淡淡说。

不过,从萧禹驳斥魏征的态度来看,消弱世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断然财路如杀人父母,打压世家比断人财路严重百倍。

若皇帝不下定决心,或做事摇摆不定,事情恐难成功,他提出策略也恐怕陷进舆论风暴中。

赵牧举杯满饮,正色的说:陛下,此事如火中取栗,危险万分,若陛下铁心消弱世家,我自然有主意,若简单询问,目前恐怕时机仍不成熟。

呵...

李世民轻笑。

旋即,瞥了眼房玄龄四人向赵牧,对他吊儿郎当的举动颇为不满,厉声说:北伐后,玄龄已秘密上书,当初消弱世家已经提上日程,可惜被旱情耽搁了。近来范阳卢氏之事极为糟糕,再不消弱世家,难道眼睁睁瞧着范阳卢氏勾结外族的事儿继续上演吗?

没错,太上皇搬出太极宫,陛下彻底掌权,目前时机刚刚好。房玄龄说。

再不消弱世家,必将尾大难除,大唐数代后,北魏以来的王朝更替肯定上演。长孙无忌说。

魏征颔首,嗓门极大:世家贵族俨然是爬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不光兼并土地,还仗着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