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查证(1 / 2)

加入书签

王婳裳回到花厅,宁夫人尚在跟其他女眷拉家常,没有注意到她。

倒是宁霓,笑眯眯地探头来,悄悄耳语:“姐姐,我方才看见啦,你跟元大人在廊庑那边说话。”

王婳裳莫名其妙红了耳朵,“元大人找我说点事情。”

“什么事情呀?”宁霓圆溜溜的眼珠一转,“我知道了,是和永乐王那件事有关吗?”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宁霓也不例外。

王婳裳知道她不会将此事拿出去说,便将元问衢在花匠那里发现布帛的事告诉了宁霓。宁霓抓抓头发,“范围这么大,可不好找。”

王婳裳叹了口气,“是啊。”

两人闲聊片刻,不一会儿开席了。众人移步席间,王婳裳终于看见了今天的寿星,顾太傅顾秉怀。

顾太傅面上看不出什么,他例行说了一番感谢来宾的话,让众人吃好喝好,便被人搀扶着离席。

王婳裳小声问宁霓,“怎么感觉顾太傅心情不好?”

宁霓天真地道:“顾太傅不是一直这样吗?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我还以为他这次不会祝寿呢。”

顾府寿宴上风平浪静,倒也没哪个不长眼的敢在这里闹事。

离开顾府后,姊妹二人又去状元楼喝凉果汤,可惜这些日子懿华公主被考学功课,无法出来和她们一起玩。王婳裳刚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尚未在嘴里散去,就见街道上浩浩荡荡路过一队仪仗。

这些人穿着统一的土黄色广袖长袍,举着黄旗,捧着香鼎。中间一辆红漆轿辇,国师孟千悲峨冠博带坐在里面,神色庄严,沿街分撒福袋,引得百姓哄抢。

王婳裳感慨道:“我道是谁这么大排场,原来是国师例行赠福。”

大元朝的赠福活动历来都有,福袋里装着几枚铜钱,通过国师,表明天子对百姓的美好祝愿。

国师平时不管事,只有在祭祀大典的时候出来冒个头。比如马上就要迎来秋祭大典,也都是国师和礼部操持。

“话说我以前见过国师一面。”

王婳裳想起在白云寺,孟千悲气质清冷不好接触,却对她颇为友好。

宁霓眸光微闪,问:“那姐姐觉得国师如何?”

王婳裳“唔”了一声,不知怎么评价,“反正看起来像个好人。”

宁霓闻言,眼底划过一丝笑意,端起凉果汤小口啜饮。

恰好孟千悲的轿辇从状元楼门前经过,他撒完福袋,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宁霓脸上,怔忪了一下。

宁霓没有察觉,微笑看着面前的姐姐。

王婳裳捕获到孟千悲的目光,怪道:“刚才国师是在看我们这边吗?”

“姐姐你眼花了。”宁霓垂眸,“国师那样的人,怎会将目光落在我……们身上。”

喝完凉果汤,王婳裳和宁霓一起回家。途中还运气好的捡到一个福袋,虽然只有两枚铜钱,但寓意是好的。宁霓乐善好施,将这两枚铜钱赠给了街边的乞丐,乞丐对着她连连道谢。

王婳裳看着这一幕,深感欣慰。

*

这些日子将养得当,宁瑛已经可以扔掉拐杖,四处溜达。

她把王婳裳的两个妹妹收拾的服服帖帖,逐渐也找到了当长姐的乐趣。

其实王娇月和王婉茹并非大奸大恶的人,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秦姨娘每日又给她们灌输错误的思想,一来二去,自然不把王婳裳放在眼里,各种欺负。

宁瑛来了,靠着拳脚在王家立足,不仅扳正了两个庶妹的三观,还和她们打成一片。

两人总在秦姨娘面前说王婳裳的好话,有时候当着王九华的面,故意营造姊妹亲厚的感人场面,让秦姨娘里外不是人。秦姨娘暗地里骂了两人不知多少回,两人却想着宁瑛的救命之恩,愣是跟秦姨娘吵了起来,气的秦姨娘生了场病,长吁短叹。

趁着秦姨娘无暇找麻烦,宁瑛来到王老太太的院子,一边帮她疏通经络,一边旁敲侧击王婳裳生母的事。

对于王九华那日和秦姨娘的争吵,宁瑛始终不放心,想要为王婳裳寻找一个真相。

“祖母,你可知我母亲她究竟是怎么死的?”

王老太太毫无反应。

宁瑛知她糊涂,再次提醒,“就是冯月。你知道她怎么死的吗?”

冯月是王婳裳生母的名字,宁瑛早就打听过了。

王老太太痴呆的神色微微一怔。

她似乎太久没听到这个名字,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沙哑地说:“她……她是病死的。”

“怎么病死的?”

“庆云,你怎么老糊涂了?”老太太嫌弃地蔑视宁瑛,又把她给认成李嬷嬷,“她得了痨病,久病不愈,还是你给她收敛的你忘了吗?”

宁瑛讪笑,“是,是,我老糊涂了。”

问了几遍,老太太始终咬定冯月死于肺痨。

老太太的话并不能打消宁瑛的疑虑,也许王九华秦姨娘他们都瞒着老太太,并不能全信。思及此,宁瑛突然想去冯月曾经居住的屋子看一看。

冯月的痨病会传染,死后她东西全部烧毁,常住的屋子被封,鲜少有人涉足。

宁瑛离开老太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