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轩然大波(2 / 4)

加入书签

由,可能是情侣搭配干活不累,也有可能是翁教授意图自证清白,俩人着实在专辑录制上展现出倍道而进、流星赶月之高效,至少从结果导向来看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如胶似漆的约会之夜足足持续到了周五凌晨三点,拢共十一首歌的《我们在终点重逢》竟已被录得个七七八八。

半夜三更人去楼空且又天寒地冻,这一晚的后续就是发现自己被扔在kapokstudio的翁怀憬义正严辞拒绝了晏清的留宿请求,俩人趁着月黑风高的遮蔽来了波牵手散步归家,完全沦陷在甜蜜爱情中的三金影帝压根不清楚继前半夜被《江湖噪音》五刺头轮番diss后,一场更大的大风波也正因他而起。

事情说来跟马文·戈麦斯所谓“让东海岸抖三抖”的大动作以及round3廖湘生cue到的摇滚名人堂有关系,其实若是邵卿晚上能稍微再杠久点肯定能通过round6或者7及时反馈下来,可她偏偏提前回去睡觉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清憬俩人对老马文一定会搞出点什么动静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打周三联席会小范围地放出那些猛料后,想都不用想与会各方都已紧锣密鼓开始在发力了,只不过晏清决计料不到这位玩得如此之猛——区区四十八小时不到,蛰居沪海数年的波多黎各老头竟依然能在太平洋彼岸炮制出一场席卷整个米国说唱圈的世纪大beef。

谈起beef最先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彼时正值嘻哈文化形成之初,所有的mc(microphonetroller,麦克风掌控者)在台上跟随dj节奏带动现场氛围时基本就只有吹嘘自己、谈论他人及攻击对手这三板斧,而被骂(diss)的mc往往都会选择以更犀利地言辞骂回去(dissback),于是乎也就随之产生了beef,可能是历史之必然,此间嘻哈文化发展史与晏清“前世”并无太多出入,一样伴随着各种精彩绝伦的beef。

当这种特殊的diss文化体现到hip-hop音乐人身上时,渐渐衍生出了disstrack(diss曲目,即有条理的diss),而且被牵扯进去的当事rapper不光会以针锋相对的作品来做较量,同时还会招朋唤友发歌为己方助阵壮声势,如此一来矛盾等于扩大到了各自厂牌间,再算上外围被波及到的其他rapper也有可能随时参战,通常一起beef能诞生数十首新曲目,因此业内坊间广为流传着“beef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

这种说法其实讲的是beef结果该由rapper们最终呈现的技巧和歌曲质量来定义胜负,做出更好的歌才是嘻哈音乐人的终极目的——能戳及争执中对方痛处的同时又不失艺术性才是真正的强者,比方说有针对敌人的梗,既有潇洒的wordplay,也有凶狠的flow,再加上有攻击性的封面或者mv,但这一切随着匪帮说唱音乐的兴起变了味,脏话连篇、血腥、枪击、威胁、暗杀、屠戮…更多街头帮派元素的融入进disstrack逐渐改变了beef的调性。

久而久之在这种调性下形成了某些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有哪位说唱歌手被同级别对手diss后无法很快作出回应或还击得不够狠都将会被所有看热闹的同行与乐迷耻笑,要知道通常在现场演出时rapper们最受欢迎的曲目就是各式各样有梗有屎尿屁的disstrack,可以说双刃剑般独特的beef文化成就了说唱,也在一定程度桎梏了rapmusic让其难登大雅之堂,晏清、翁怀憬之所以没料到有这出是因为之前issa这个马甲从未被卷进过任何一场beef,但他俩好像都忘了身为东海岸嘻哈大咖的马文·戈麦斯最出名的点恰恰正是因为此人对说唱界唇枪舌剑的游戏拿捏得炉火纯青。

导火索是billboard公告牌音乐奖,这家由米国知名音乐杂志《公告牌》在1894年11月1日创办的音乐奖,与格莱美奖、全米音乐奖(ama)并为米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年度音乐奖,本次公布提名的时间定在了帝都时间周四晚十点,正好卡在了ama和格莱美之间,今年又正值billboardmusicawards创立125周年,《公告牌》除年度奖项外还特意重启了千禧成就大奖(millenniumaward)这是billboard颁奖典礼设立的一个至高荣誉奖项,用以表彰在音乐领域有杰出造诣以及对音乐事业有巨大贡献的歌手,获得说唱类ma大奖提名的五位说唱音乐人名单中issa的名字赫然在列。

街头诗人issa

提名理由:迄今为止,issa发行的全部数字单曲(共八首)全球累计销量均突破了五千万首,纽约说唱之王虽然从未发行过正式版专辑,但其作品在内容、技巧、制作、整体性等几乎所有评价层面上来看就是一张最能代表hip-hop的音乐专辑,就像死忠粉说的那样“如果哪天hiphop的世界被摧毁了,那么只用iss.y这八首作品就可以完成对历史的重建!”

issa作品题材从个人经历蔓延至人文、时政、宗教、社会关怀等诸多方面,犀利坦率的歌词不仅揭发了街头生活的黑暗面,更是批判当权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