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兵变3(1 / 3)

加入书签

“陈中丞,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跟他们谈判?”

狄宁很着急。

立马给陈九畴提出谈判的建议。

陈九畴心中算是放松了下来。陈九畴要的就会狄宁这个态度。陈九畴并不害怕济宁那里的任城卫一些军户,因为他们总共也没有几个人。陈九畴已经了解过,此次作乱的军户不过四百人左右。

任城卫多年不打仗,天天干农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不仅没有什么战斗力,任城卫这些人手中甚至都没有什么好的兵器。

如果陈九畴愿意,自己的巡抚卫队上去,就能够解决这些人。陈九畴的巡抚卫队,那可是陈九畴从京城带来的。虽然也没有怎么打过仗,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好,训练也好。根本不是任城卫这些人能够相比的。

不过陈九畴不愿意打仗。

陈九畴看起来对于吕经的生死毫不在意,其实哪里敢真的不在意吕经的生死。吕经再怎么说也是从三品的左参政,入仕二十多年,名气不小。

如果真死在了这里,对于陈九畴也不是好事情。刚来山东没多长时间,就死了一个左参政,怎么都说不过去。而且还是死于兵变,自己这个巡抚位置都不可能安稳。

不过怎么解救吕经,也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毕竟陈九畴来山东时间太短,对于任城卫也不熟悉。加上陈九畴是不可能因为这个事情就退让,不去丈量土地。因此想来想去,想要迅速解决此事,只能是让狄宁出面。可是陈九畴无法把握狄宁的态度。毕竟丈量土地,直接侵犯狄宁这样的卫所指挥使的利益。

因此陈九畴只能是吓唬狄宁。

以此来威胁狄宁出力。

“当然。先抚。不成功,再剿。”

“陈中丞,要怎么抚?”

“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人负责。至于是谁负责,就看是谁最顽固。其他胁从,罢免他们的职务。普通军户,不问责任。”

陈九畴态度依旧是很强硬。

并没有因为要招抚他们,就随便给他们承诺。

明朝其实发生过不少次的兵变。朝廷大臣招抚的时候,都是表示赦免罪责。可是真正平定兵变之后,那些带头的基本上都会被处死。

这是常规动作。

但也正是次数太多,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很多官兵都不相信这种承诺。

好在现在还是明朝中期,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太多次。因此陈九畴的表态,还是让狄宁稍微放下了心。

“陈中丞,除了领头的,其他人真的可以赦免吗?”

“当然。不过他们必须要放了吕经和他的属官,然后出来请罪。我也不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只给他们半天的时间。对了,你手底下应该有和他们熟悉的。把人派过去,传我的话。若是六个时辰之后,他们依旧没有出来请罪,我只能是武力解救此事。到时候领头的夷三族,胁从军官砍头抄家,三族全都流放辽东修筑边墙。那些参加的军户抄家流放。”

狄宁很是头疼。

朝廷对于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安抚为主。

可是陈九畴完全不一样。

陈九畴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让狄宁很是为难。但狄宁明白,现在自己没有选择余地。一旦这些人被判为叛军,那么说不定自己这个卫指挥使也要抄家流放。

“大老爷,济宁兵备道求见。”

“让他进来。”

很快五十来岁的官员走了进来。

躬身道:“下官济宁兵备道黄绾参见中丞。”

“黄观察,让你集中的两地巡检司的人,如何了?”

“下官已经给各地巡检司下了命令。下官率先带领八百多人来到了兖州,听从中丞差遣。”

一问一答,很是公式化。

其实两个人关系并不好。陈九畴是杨廷和派系的干将,是理学门人。而黄绾是心学门人,是王阳明学生之一。大礼仪之争的时候,黄绾作为心学门人,也是支持皇帝的。

当时的黄绾只是一个小官,是南京都察院经历,正六品官员。

不过正是因为大礼仪之争支持了皇帝,所以黄绾也从南京那边的冷板凳开始升官。到现在已经是成为了山东按察副使,兼任济宁兵备道。

所以认真说起来,大礼仪之争的时候,两个人还是政敌。

不过大礼仪之争过去了这么多年。杨廷和致仕,王阳明已经逝世,很多当年的恩怨也是烟消云散。

“八百人,足够了。”

区区几个毛贼。

自己这边带着两千人,黄绾带了八百人,加起来快有三千人,应付目前的局面完全没有问题。

“黄观察。”

“下官在。”

“任城卫发生如此大事,本官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裹挟狄指挥使,威胁狄指挥使。一旦这些人裹挟狄指挥使,给狄指挥使来一个‘黄袍加身’,那就是大事情。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处理的。”

“陈中丞,您说的太严重了。”

狄宁差一点要哭出来。

黄袍加身。

开什么玩笑,这种话是能够随便说的吗?

任城卫一个编制只有五千多户,实际上还不到三千户左右的小小卫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