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新年大吉(2 / 6)
内地。
如果能够带着自己部落投靠朝廷,而且不在边疆地区待着,而是愿意迁移到内地,那么朱棣都是非常欢迎的。对于这样的部落头领,朝廷给他们爵位,给他们世袭官职,也给他们大量的土地用于种地。
当时大明朝刚刚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因此北方地区人口少,土地多。朝廷一直在恢复北方,主要是北直隶和山东、山西等地的人口。
因此当时朝廷有很多土地可以安置那些内附的草原部落。只要草原部落愿意在内地落户,那么朝廷就会划一片地,让这些内附的部落自己开荒种地。而对于这些部落的头头脑脑,习惯上称呼为“达官”。这些是朝廷的面子,还是朝廷给草原部落看的。
因此一直以来朝廷对于这些人还是很宽容。
给他们赐田,且不收他们的税。不过这些人也不满足,动不动就跟朝廷说手中的田地不够,跟朝廷乞田。朝廷碍于面子,而且也是为了让草原部落看看,所以每每都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到了现在,这些所谓的达官,虽然祖先是草原部落,是蒙古人出身,但已经和汉人没什么区别。说着汉语,习惯也和内地汉人没有两样。
都成为了当地的大地主。
纵观整个大明朝,对这些人最好的,反而是被也先抓过的明英宗。明英宗夺门之变之后,对于这些达官非常不错。基本上只要他们乞田,明英宗就不会拒绝。
明英宗夺门之变之后,不过短短八年时间。却给这些达官赐田,批准他们乞田,总共达到2000顷地,20多万亩地。如果算上明英宗正统年间的赐田,明英宗在位的时候总共给达官3000多顷地。
“从这几年北直隶庄田清查报告来看,这些达官也侵吞了不少官田和民田。特别是把朝廷给内附部落平民的土地,侵吞最多,数量惊人。朝廷同意他们内附,已经给与他们足够的俸禄和土地,但他们还不满足,一直在扩张土地。此不能支持。”
王瓒的确是有准备。
朱厚熜要丈量土地的想法一直没变。但担心反弹太厉害,所以都是一个一个的解决。利用杨廷和这些想要打击权贵的文官,推行庄田清查。打击勋贵、外戚、内官这些权贵实力。同样也利用他们,清查其他方面的土地。
等有了结果之后,朱厚熜才会丈量全国土地。
达官,这些人在朝廷的纵容之下,越发的肆无忌惮。跟朝廷乞田不够,还侵吞内附那些部落平民的田地。说白了就是权贵和平民的阶级矛盾。
就算他们曾经是同一个民族,曾经是同一个部落又如何。
现在这些达官成为了大明朝的地主阶级,成为了大明朝的特权阶级。而那些一同内附的平民,现在只是大明朝最底层的农民。过了一百年了,哪里有什么部落之情。
侵吞他们的田地,没有丝毫的负担。
王瓒虽然被很多人鄙视,甚至有人说王瓒是“佞臣”。拍了皇帝马匹,才能够成为内阁阁臣。但王瓒毕竟也是正儿八经的榜眼出身,在翰林院待了很长时间,又在礼部当了很多年官。虽然在政治角力上比不上那些政坛老狐狸,但查清楚这些资料还是轻而易举。
“这些达官,在北直隶大约有多少土地?”
“彭部堂他们清查庄田的时候,对于达官在北直隶的土地也做了一番调查。虽然没有清查,但大致的数据还是有的。这些达官目前在北直隶拥有的土地在一万四千顷左右。”
“这么多?”
朱厚熜忍不住皱眉。
一万四千顷地,这就是一百四十万亩。只是一些内附的草原部落的头领而已,但竟然控制了一百多万亩地。勋贵、外戚、内官掌控上千万亩地,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大明朝的权贵,掌握大明朝的权力。他们控制这么多土地,是因为他们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是达官算什么?
他们凭什么控制一百多万亩地。
“朝廷对待达官问题一直很谨慎,达官问题也一直是比较敏感的。所以这些年达官土地膨胀,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朱厚熜点点头。
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朝廷是希望利用这些人做一个政治宣传,让更多的草原部落依附朝廷。因此对这些内附朝廷,来内地种地的部落相当好。真正的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的地步。
而且正是因为这些人身份敏感,所以就是朝廷权贵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一百多年过去,这些人虽然已经完全成为了大明朝的大地主。但因为他们身上有“达官”这样的称号,所以还是有很多不同。朝廷也对他们宽容很多。
所以才会发生现在的情况。
“费少保,达官和勋贵,谁对大明更有贡献。”
“勋贵祖上,要么是开国功臣,要么是‘靖难功臣’,再就是为大明朝开疆扩土,平定叛乱,为大明朝流血牺牲过的。达官不可比。”
虽然文官一直在打压勋贵。
但勋贵祖上的功绩,文官也不得不承认。毕竟现在的勋贵,祖上要么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要么就是跟朱棣靖难,再不行那也是后来为朝廷平定叛乱,开疆扩土的将领。
都是为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