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京营配置(1 / 5)
“京营真的就剩下这点人了?”
“是。”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京营完成了整顿。
裁汰了大量的无用人员。
最后留下了青壮年,一统计只有2.6万人可以用。堂堂的京营,当年最巅峰的时候拥有过三十万人的京营,现在沦落到了这样可怜的局面。
朱厚熜都要哭出来的地步。
维持中央权威的京营部队,现在竟然是沦落到这个地步了。中国历史上那些朝廷靠什么震慑天下,就是靠着强横的中央武力。而大明朝来说就是京营,大明朝就是靠着强大的京营部队震慑大明天下。可是现在看看,这还是能够震慑天下的京营部队吗?朱厚熜原来还想,京营部队就算是再怎么没落,留下四五万青壮年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结果呢?
不到三万人。
参与会议的这些人,脸色也都是非常难看。因为他们也没有想到,京营的情况比想象当中还要严重。虽然京营不是当年的京营,但十二团营十四万人的编制。
但现在呢?
不过朱厚熜很快道:“不过也是好事情。武定侯。”
“臣在。”
“不错,很不错。朕要看的就是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糊弄人的东西。这份报告朕很喜欢,你做的很好。今年的祭天仪式,武定侯负责。”
“臣谢陛下信任。”
武定侯郭勋大喜。
京营?
武定侯郭勋虽然是掌京营的,但其实对于京营没有任何的兴趣。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责任,所以这一次他才会把京营查个底朝天。
而且武定侯郭勋真的不愿意亲自去整顿京营。
太累了。
还不如现在这样,带着那些勋贵和外戚挣钱。然后帮皇帝主持一下祭祀、宴席等等。练兵多累,不仅累,还很难获得什么好处。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那就不用管其他的。明年一定要完成整顿京营第一步,完成四个团营的编练工作,要恢复京营的实力。兵部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兵部目前的工作是兵部左侍郎汪鋐负责的。
廷议当中选择的兵部尚书邓璋,并没有答应起复。接到了朝廷起复的诏书之后,反而是给朝廷上书,表示自己年龄太大,身体情况不好,无法上任兵部尚书的职位。
邓璋没有同意回朝。
不过朱厚熜并没有让吏部重新主持廷议,重新推选一名兵部尚书。而是派人去看看邓璋,劝说邓璋还是回朝。就在不久之前,邓璋再次拒绝了起复的命令。
邓璋是真的不愿意动了。
年龄也的确是大了。他入仕三十四年,致仕之后在家待了三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入仕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三十七年时间。都快七十岁的年龄,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因此真的不愿意重新入朝。这么一来一去,兵部的工作一直是汪鋐主持。
邓璋第二次拒绝起复之后,朱厚熜依旧是没有让吏部重新廷推兵部尚书。几个月过去了,朝廷很多人都接受了汪鋐主持兵部工作。
“皇上,经过兵部、军事参议司的讨论,整顿京营第一步,编练五万人的部队,而且也不是以往的四个团营编制。这是兵部此次整顿京营的方案。”
“哦?”
为了不让整顿京营闹出大问题。
因此是准备保留原来的编制。没想到兵部并不想按照原来十二团营编制来打造部队。朱厚熜接过兵部的方案,发现兵部思路大变,和以往的京营构成完全不同。应该说现在主持兵部工作的这些人,思路和原来的兵部官员不一样。
像主持兵部工作的汪鋐,那可是靠着和葡萄牙的战争,走到了现在的位置。还有军事参议司的李钺,那也是多年在西北抵抗蒙古部落的大佬。
打过很多防御战。
就是目前提督十二兵营的兵部右侍郎胡瓒,那也是在西北重镇带兵打过仗的。只有目前的兵部右侍郎郑岳,虽然也带过兵,但并没有多少战争经验。更没有在九边重镇和草原部落打过仗。
加上勋贵当中,有镇远侯顾仕隆存在。
因此这份京营整顿方案当中,增加了大量的火器部队的想法。顾仕隆打造两年火器部队,虽然还没有打过大仗,但顾仕隆对于火器部队的建设依旧有很深的想法。
汪鋐和顾仕隆这么一合计,他们两个人对于未来火器部队的想法都体现在这一次的京营整顿当中。
兵部的意思是,此次整顿京营,除了打造一支4000人的骑兵部队,8000人的常规步兵部队之外,其他部队都跟火器部队有关系。其中要打造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人数规模达到12000人。
一旦打造出这样的部队,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也是最完善的一支火器部队。因为部队完全使用火器,包括火枪、火炮。甚至部队应该配备什么样的火器,都标注了出来。
除了这样的火器部队之外,还有专门的火炮部队。
虽然火器部队当中,已经配备了不少火炮。但这一次整顿京营,兵部是第一次提出打造一支专门的火炮部队,配合步骑兵。按照兵部的设想,火炮部队也分两种。
一种是平原地带使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