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铸币(1 / 4)
“皇上,臣有负圣恩,请皇上治罪。”
只剩下了朱厚熜和吴廷举之后,吴廷举立马跟朱厚熜请罪。
皇帝给自己面子是一回事情。
刚才人多,皇帝给了自己体面,并没有怪责自己。可是现在就剩下了两个人,吴廷举立马请罪,这也是给皇帝的一个态度。朱厚熜笑笑,道:“吴卿,关税的问题,朕不怪你。因为朕知道,做事情都不容易。可是你别忘记,当初市舶司改革的时候,有多少人反对。若市舶总司关税收入不增加,到时候朕没事,但你问题很大。”
“臣不怕。”
“好。朕喜欢的就是你这种豪气。”
朱厚熜之所以器重吴廷举,就是因为吴廷举有能力、有眼光,更重要的是敢于任事,有足够的魄力。这个世界上不缺乏聪明人,不缺乏眼光远大的先知。但最后能够完成大事业的却少之又少。因为有些人的确有能力,有才华,有远大的目光,甚至还有雄伟的抱负。可是他们就是缺乏敢于任事的魄力。
而吴廷举显然不缺乏这种魄力。
“朕让你留下来,倒也不是为了市舶总司的事情。朕把市舶总司交给卿负责,就是信任卿的能力。朕是想要跟卿咨询一下,看看朕的想法能不能推行。”
“不知皇上所说的是?”
“统一钱币。”
朱厚熜说出了自己留下吴廷举的目的。
道:“朕知道,目前全国使用的各种钱币很多。有银子、有铜币、有宝钞,而银子、铜币也是各种各样的样式。每一种钱币都不一样,极大地影响各地使用,影响各地的认同。朕在考虑,是不是可以统一一下全国的钱币,以统一规定的钱币流通。”
“皇上是想要统一铸币。”
“对。”
朱厚熜大喜。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这样好。朱厚熜才刚刚说话,吴廷举就明白朱厚熜的意思。
统一货币,这是国家控制金融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如果是汉唐时期,朱厚熜还不会关心这个。但到了明朝,特别是开海之后,未来大明朝沿海省份的商业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到时候大量的银子流入国内,一定会冲击现在的大明朝金融。
因此朱厚熜肯定是要重现制定大明朝的金融秩序。
而且朱厚熜也是眼馋铸币税。朝廷如果控制铸币权,那么每年的铸币税也不可能是小数目。现在大部分铸币税,都让民间的铸币厂拿到手中了。
这东西朱厚熜也想要。
朱厚熜作为皇帝,真的是一个财迷。
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增加朝廷财政,如何发展大明朝的经济。铸币税这么一大笔钱,朱厚熜怎么会放过。
当然控制金融,控制货币发行权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控制了货币发行权,朝廷才能够做很多事情。不仅能够压制那些大商人,而且在朝廷缺钱的时候,还能够迅速的筹集资金。虽然这样会引起通货膨胀,但短时间之内,着急的时候这是最好的办法。
“卿觉得如何?”
“皇上,朝廷掌握铸币是好事情。首先铸币是非常挣钱的买卖。臣在广东的时候,也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臣给皇上举一个例子。铸铜钱,每百斤铜料,销售后可得钱16000文,折合白银23两,如果是成色不好的银子能够达到25两。就算是白银有时候价格很高,一些成色很足的银子,折合白银也能够达到20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价还不到白银十两,铸铜钱利润在一倍以上。这样计算,可以看出铸铜钱是多么挣钱的买卖。而且铸钱者若心术再坏一点,铸造次质铜钱,那么获得的利润就更高。一个小型的铸币厂,如果只是铸铜钱,一年的利润都在千两以上。一些大型的铸币厂,一年的利润轻松超过万两以上。当然这里面说的大型铸币厂,每年铸币也很难超过二十万钱。”
吴廷举在地方当过官。
对于这些真的很熟悉。立马就开始给朱厚熜介绍民间铸币的事情。
朱厚熜听完之后,忍不住啧啧赞叹。果然铸币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最少一倍的利润。一倍,什么买卖能比这个更挣钱的。难怪民间那么多铸币厂,就算是朝廷下令禁止,还是络绎不绝。这么高的利润,当然是前赴后继了。
民间的所谓大型铸币厂,规模根本无法和朝廷的铸币厂相比。但一年的利润都能够有上万两。朝廷的铸币厂规模是这些铸币厂的几十倍。
甚至做好了,几百倍都不成问题。
这样的铸币厂不好好利用,那才是大傻瓜。
吴廷举继续道:“还有一个是铸造银子。我朝湖广一带,盛产白铅,当地售价每担白铅为白银2两。那些商人把这些白铅运到广东,卖给出海做生意的商人,每担可以卖白银6两。海船把白铅运送到日本,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18两。提炼剩下的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白铅还可以卖白银五六两。这样一算,每担白铅出海一趟,去除那些成本,还可以净赚白银十两左右。而那些稍微有规模的海船,一次可以运输2000担到20000担左右。也就是说出海一次,一艘海船利润在2万两到20万两左右。就算是一些吨位比较少的海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