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分歧2(1 / 4)
“无法无天。”
这些日子朝廷气氛诡异。
自从朱厚熜直接驳了杨廷和之后,关于辽东问题,朱厚熜再也没有和杨廷和讨论。这些日子朱厚熜一直和杨一清、兵部尚书王宪、户部尚书秦金他们商量辽东的事情。
甚至关于辽东问题,都不开内阁会议,不开廷议。
完全把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忘记了。
这可不是小事情。皇帝有事情,特别是国家大事不和内阁首辅商量,却跟其他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商量,这让内阁首辅的脸往哪里搁。
完全是架空内阁首辅。
皇帝除非是想要换了内阁首辅,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不给内阁首辅面子。以至于现在朝廷有越来越多的风声,皇帝不满内阁首辅杨廷和。准备撤换内阁首辅,找一个新的内阁首辅。特别是现在皇帝登基第四年,皇权稳固,皇位稳固,不再是刚刚登基那样需要杨廷和。换一个内阁首辅不算是什么很大的事情。
就在如此诡异的情况之下,河南的事情传到了朝廷。朝廷的钦差还没到河南,河南就发生了大事情。
朱典楧果然是伊王一系当中最奇葩的,或者说整个宗藩当中都是最奇葩的。一个按察副使,一个是监察御史,一个代表河南按察使司,一个代表河南省都察院。他们两家联合调动巡检司的人马抓人,可以说力度已经是很大。可是无知无畏的朱典楧竟然是带着自家的下人,和这些巡检司的人打了起来。
真的打起来的。
甚至朱典楧带来的人更多,要围攻巡检司的人,围攻桂萼和刘源清。真正的胆大包天,完全是无知无畏。
幸好最后济源王赶到了。
要不然朱典楧又要和以前一样,揍桂萼和刘源清。不过虽然没有真的揍桂萼和刘源清,但光是对抗按察使司和都察院调查,光是带人围攻按察副使、监察御史带来的人,就已经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已经很多人没有出来过如此明目张胆对抗朝廷调查的人。
宗藩问题很敏感。
但敏感归敏感,宗藩自己也是很小心的。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之后,朝廷对于宗藩是防备很深。因此就算是宁王在造反之前都是小心翼翼,不停的贿赂朝廷重臣和皇帝宠臣,也没有跟伊王一脉这样张扬。
朱典楧是真正的胆大包天。
“济源王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还是济源王自己就是这样,朱典楧是跟着济源王学习的。”
朱厚熜是真的生气。
但生气归生气,心中却是非常高兴的。
宗藩问题不好处理,前面的那些皇帝碰到宗藩问题都是很小心。既是打压宗藩,又是安抚宗藩。而朱厚熜这样藩王登基的皇帝,为难宗藩的话会受到很多诟病,毕竟出身也是宗藩。因此朱厚熜的宗藩改革一直是慢慢的推进,不是太激烈。现在这样挺好,伊王一脉跳出来,给了朱厚熜收拾宗藩的借口。
因此就算不是那么生气,朱厚熜也要表现的很生气。只有表现的生气,才能够重重的处理宗藩。
“说说,朱典楧这个混账东西要怎么处理?杨卿,你先说说。”
朱厚熜看向了杨廷和。
虽然这段时间和杨廷和闹得不是很好,但最基础的体面还是要给的。
“皇上,可以先让宗人府扣押济源王世子。”
“然后呢?”
“等调查结束之后重新讨论。”
杨廷和办事情总是这样老成持重。
但和朱厚熜想要的完全不一样。因此朱厚熜没好气道:“这有什么等调查的。不管什么原因,敢于带着家奴对抗按察副使和监察御史的调查,那就是对抗按察使司和省都察院,简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和造反有什么两样。一个郡王世子,如此的胆大包天,这种事情还需要怎么谨慎?若放纵此等无法无天的郡王世子,以后怎么处理宗藩问题。”
“皇上所言,正是都察院的想法。”
高友玑站出来。
很直接道:“济源王世子朱典楧此人,从来都是目无王法,根本没把大明律放在眼里,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我们都察院手中拥有济源王世子一大堆触犯律法的事情,很多都是触目惊心。此次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抗按察使司和省都察院的调查,而且还是用家奴武力对抗,实在是胆大妄为。现今伊王未有子嫡,而济源王乃伊王弟弟。济源王世子,很有可能是未来的伊王。可是济源王世子如此心性,胆子如此之大,眼中根本没有大明律法,没有朝廷。此等人一旦成为藩王,臣担心未来会走朱宸濠之路。”
杨廷和转头,瞪了一眼高友玑。
高友玑真是唯恐天下不乱。什么叫朱典楧要走朱宸濠之路。朱宸濠是谁,是正德十四年造反的宁王。高友玑说朱典楧就是下一个朱宸濠,这就是把朱典楧往死里逼。
杨廷和对于宗藩问题,是希望慢慢的改革下去。
徐徐深入。
而不是对于宗藩进行雷霆暴雨般的打压。这样很容易引起宗藩的反弹,这不利于朝廷的稳定。杨廷和对于目前很多朝臣都是不满意的。
前有李承勋蛊惑皇帝,改变边疆战略。现在又有高友玑,蛊惑皇帝强力打压宗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