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姚镆(2 / 4)
是投靠了朱厚熜的那些大臣,还是认为朱厚熜有明君之风的大臣,只要是关心自己利益和大明利益的大臣都非常着急。实在是因为这几届皇帝一个个都子嗣艰难。
明孝宗就一个儿子明武宗,明武宗更是没留下儿子,这一脉直接断嗣。现在嘉靖皇帝也面临这个问题。一旦嘉靖皇帝没有儿子,那么嘉靖皇帝就和明武宗一样,连个亲兄弟都没有,又要从其他宗室当中选择嗣皇帝。往上数的话,又要从明孝宗、兴献帝兄弟后人当中选择。
皇统会再次转移。
皇统变化太快,变化太多,会直接影响明朝皇统的稳定,影响朝廷的稳定。那些藩王到时候都会蠢蠢欲动。因此对于这些朝臣来说,皇帝赶紧结婚,赶紧生下儿子,留下皇统的传承,这才是大事情。
只有皇帝留下了儿子,朝臣才能够放下心。到时候就算皇帝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影响皇统的传承。
因此他们都在推动选秀。
让朱厚熜可以尽快的生儿子。
“漂亮。”
当然朝臣虽然希望朱厚熜赶紧结婚,赶紧生儿子,但大明朝的选秀和以往的朝代不能相比。因为都是民间女子,族人没什么实力。皇帝娶媳妇,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问题。不牵扯皇帝和大家族之间政治联盟,因此朝臣并不关注朱厚熜娶什么老婆。
只要是娶老婆就行。
进入了新年,朝臣更关注的当然是朝廷事物。
进入了三月份,一直比较平稳的北方地区突然发生了战事。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控制鞑靼右翼三万户的老大,整个冬天都没有什么大动作。没想到到了开春的时候,突然大举进攻。就和杨一清说的一样,现在的蒙古部落分裂,其他部落都没有实力和大明掰手腕。唯一能够威胁大明朝的,只有鞑靼右翼三万户。
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儿子吉囊,作为先锋带着部队进攻泾阳。
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的姚镆率兵迎战。
边关出现战事,怎么都是大事情。不过大明朝每年都在北方打仗,因此大家也都习惯。整个朝廷并不紧张,并不慌乱,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部署。该给钱给钱,该补充后勤补充后勤,该调拨军队就调拨军队。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还是很干练的。加上还有熟悉边关的杨一清存在,所以朝廷并没有慌乱。
边关打仗的那些人也没有慌乱。
姚镆这一仗打的不错。
明朝除了早期,也就是朱元璋、朱棣时期很强横之外,北方边关打仗,一向是蒙古进攻,明朝这边防守。特别是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让大明朝元气大伤。之后北方边关打仗,明朝一直是处于下风。蒙古人南下,只要能够据城而守,打退敌人就是成功。
可是姚镆就不一样。
和这个年代很多文武双全的文官一样,姚镆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他利用夜色,派军队偷袭了蒙古部队。蒙古部队完全没有想到,明军敢于主动出击。结果是蒙古军队大败,黑夜当中慌不择路,被明军砍死了两名将领。
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儿子吉囊,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嘉靖时期打到京城要求大明朝开放边关的俺答汗的哥哥,第一次带兵南下就受到了惨败。
消息传来,朱厚熜是大喜。
虽然只是小规模的冲突,但朱厚熜还是很高兴。今年是嘉靖元年,这才是年初,就有了这样的胜仗,兆头就很好。
“姚镆此仗,大涨士气,朕甚欣慰。所有参与此仗的人员,都该奖。对了,姚镆何人?”
“皇上,姚镆乃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早年任礼部主事、员外郎,后擢广西提学佥事。后迁为福建副使,后改督学政。正德九年(1514),姚镆擢贵州按察使。正德十五年(1520),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姚镆在广西担任提学佥事之时,推广儒学,毁掉桂人(广西)祀拜之山魑卓旺。巡抚延绥,上边务六事,直指边务弊政。朝野皆言,地方大员廉名最著者二人,唯梁材与姚镆。”
站出来回答朱厚熜的是内阁次辅费宏。
八个月的时间,朱厚熜对于朝廷,对于地方大员也有一定的了解。不过还是时间太短,朱厚熜只是初步的了解,都是靠着东厂、锦衣卫、吏部的资料了解他们的。很多事情朱厚熜还是要靠着观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姚镆和目前的内阁阁臣毛澄,吏部左侍郎罗钦顺他们是同一科的进士。
因此朱厚熜本来以为会是毛澄开口介绍。毛澄作为弘治六年的状元,而且现在还是内阁阁臣。毛澄想要增加自己的实力,他应该会整合弘治六年那一科的进士,成为自己的助力。没想到是费宏站出来。而且费宏一席话,满满都是对于姚镆的赞赏。朱厚熜这一下明白,姚镆在朝廷当中的后台就是费宏。
要只是欣赏姚镆,费宏不可能这样赞赏姚镆。
并没有多少意外。
毕竟费宏在内阁也已经十多年时间,而且也当过主考官,手底下怎么可能没有一些人。费宏虽然脾气看起来很好,但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光是靠着好性格、好人缘是不够的,手中肯定是有实力的。
“梁材和姚镆?”
“是。”
↑返回顶部↑